十天内连续施展两大策略,福建舰与四川舰同步出动

 85     |      2025-11-24 21:54:52

11月14日,我国076两栖攻击舰的首舰——四川舰,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解缆起航,准备去相关海域进行首次航行试验。这艘舰自2024年12月下水之后,建造工作一直按照计划稳步推进,现在已经具备了进行出海试验的技术条件。

就在不久前的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列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这两艘重大海上装备陆续出炉,消息不断传来,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两大海上重器:为何同时引发关注?

四川舰首次进行了海上试航,这一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艘076型两栖攻击舰作为第一艘,其海试意味着我国的两栖作战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海试的时候,四川舰主要会检验和确认动力系统、电力系统这些关键部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从福建舰正式服役到四川舰展开海试,仅仅十天的时间里,中国海军就让世界看到了它那迅速崛起的动态。

福建舰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正式入列,彰显了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坚定步伐。

两栖攻击舰和航母在外观上挺像,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把它们搞混。实际上,它们在任务功能、舰体设计以及配备的武器系统上可是大不同。

海上巨无霸:两栖攻击舰与航母有何不同?

从作战用途角度说,航母主要靠舰载机来打击海面、陆地和空中目标,扮演着争夺空中和海上控制权的关键角色。

而两栖攻击舰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登陆作战,它可以在航母和其他海军装备的保护下,把兵力直接送到海岸线上。

在舰体结构方面,虽然两者都配备了贯穿全长的飞行甲板,但两栖攻击舰的甲板下还设有坞舱,用于载运登陆艇和两栖作战车辆。

航母的甲板下面主要是机库,专门用来存放和维护飞机。

从搭载的飞机来看,航母主要是装配固定翼的舰载战斗机,靠弹射或者滑跃方式起飞。而两栖攻击舰 integration的飞机大多数是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和直升机。

要说的就是,福建舰和四川舰都装备了电磁弹射系统,这项技术之前只有美国“福特”号航母采用过。

海上力量对比:中美海军实力如何?

到了2025年,中美海军力量差距依旧存在,但美国领先的情况没变,而中国的追赶速度也在明显加快。

美国海军的总吨位大概在740万吨左右,还是全球第一的实力。装备方面,有11艘核动力航母、70艘驱逐舰、68艘核潜艇,以及9艘两栖攻击舰。

不过呢,大概有60%的美国舰船都服役超过了三十年,维修负担挺沉的。

中国海军的总排水量快到300万吨了,排在世界第二,预估到2025年还会新增21万吨的舰艇。

目前中国海军的舰队中,有3艘航母(其中福建舰是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还有64艘驱逐舰(包含12艘055型),以及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

中国海军的强项在于舰艇平均服役时间只有15.8年,比起美国的25.2年要短得多,造船速度也是全球领先,每年能下水20多艘主要战舰,成本方面也只有美国同类舰艇的三分之二。

从海上到陆地:两栖攻击舰的独特价值

两栖攻击舰在当代海军力量中可是少不了的主角,就像一个在海上漂浮的移动指挥部,能把战斗力直接输送到陆地,作用相当重要。

跟航母比起来,两栖攻击舰更像一艘“渡轮”,里面搭的海军陆战队、航空人员、登陆艇队伍啥的,要远比摆着的舰员人数多得多。

为了搞好两栖作战,这种两栖攻击舰整体上做了不少特别的设计。

比如,它配备了高干舷和直通飞行甲板,还设置了机库、坞舱、车辆舱这些大容量的装载空间。

中国两栖攻击舰采取了逐步推进的路线,从075型向076型发展,吨位更大、战斗力也逐渐增强。

076型比075型更庞大,飞行甲板设计更先进,也更适合苏醒轻型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的起降操作。

未来展望:中国海军走向何方?

中国海军正在从“近海防御”逐步向“远海护卫”转变。福建舰加入服役,以及四川舰的海上试航,都生动展示了这一发展方向。

未来,中国海军还会不断推进004型核动力航母、076型两栖登陆舰等新式装备的研发和服役。

到2030年,中国海军的总体吨位或许能达到美国的70%左右,技术上的差距也会逐渐变得更小。

在区域作战方面,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局部优势,特别是在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系统方面。

不过,在全球性基地布局和远洋作战经验上,中国还得花些时间去追赶。

未来十年的竞争重心,很大可能会放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上,特别是航母体系的比拼以及水下核威慑力量的较量。

中国的飞速现代化和美国的战略调整,肯定会对全球海洋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重新掀起新一轮的格局变动。

结语

在黄浦江边,四川舰慢慢驶向那广阔的蔚蓝海洋;而在东海沿岸,福建舰已经挂满了信号旗。它们的背后,是中国超过三万公里的海岸线,以及那从未淡去的海洋梦想。

从近海守卫到远洋护航,咱们中国海军每迈出的一步,都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开拓海洋的豪情和聪明才智。

舰头朝向,星海可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