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有两条军事新闻在网上有点小火。一条是俄罗斯要向印度提供苏-57战机和苏-35M型战机。这就是前一段印度打了败仗,到处在寻找接下来的强军方案,于是俄罗斯给他提供了一个选择。第二个消息是日本要向菲律宾提供6艘“阿武隈”级护卫舰。要说这两条新闻小火,应该说两条新闻都触碰到了我们网民的关心之处。
前者印巴空战,印度刚吃了败仗,接下来印度会怎么办?可供的选择,一个是俄罗斯五代机苏-57,再一个是美国F-35,除此之外没别的方子了。现在外媒上看到俄罗斯给印度开药方了,所以当然这个容易触碰到大家的关注点。当然在这过程当中还要加点料把它爆炒一下,比如说替巴基斯坦担心一下,讲到日本向菲律宾提供护卫舰这个地方吐槽一下,说日本多么多么不是东西。
其实看这一类的新闻首先就要筛选分辨新闻是真的还是假的。俄罗斯向印度提供飞机这个新闻我觉得大概率是个假新闻。为什么?看一看新闻的来源,我看到有两个说法:一个是美媒报道;另一个说7月6号的时候波兰“防务博客”报道,更多的干脆不讲出处就讲外媒报道。外媒报道这种含混的说法当然说服力不强,美媒报道和波兰的“防务博客”报道似乎靠点谱,但是都不构成足够的可信度。
因为第一等的可信度要么是俄媒的报道,要么是印媒的报道。现在是俄罗斯向印度卖飞机,人家两家没报,别人报的热火朝天,这事靠谱吗?再者说,俄罗斯现在什么样子大家都清楚,俄乌冲突那边前线打得热火朝天,现在他自己的武器装备、自己的弹药军火还不够用,能够向印度提供大量的现货吗?特别是苏-57,他自己总共才有几架,一下子要向印度提供几十架,可能吗?所以这新闻不大靠谱。即使有点风声,更多的也是把核心的东西给隐去了,那就是交易的时间将会是极为漫长的。
至于说刺激大家的情绪,说巴基斯坦这下要糟了,甚至说俄罗斯不够朋友、不讲义气,中国帮着巴基斯坦你就帮着印度,这种刺激情绪的说法也大可不必。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有中国的支持,不存在什么糟了不糟了的问题。因为对于俄罗斯现在能够提供给印度的飞机来说,中国随便手松一松能够拿出来的东西都不是俄罗斯飞机所能对抗的。更何况印巴空战有一个道理已经讲明白了,不只是飞机的问题,涉及到整个的空战体系,涉及到人员的训练战术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从我们这个角度来看,这事也不至于说俄罗斯不够朋友。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讲俄罗斯真有这样的举动,恐怕还会促进我们武器装备的出口。当然这个事回头看还是前面那个结论,大概率是假的或者说根本不靠谱的。
至于说日本向菲律宾要提供6艘护卫舰这件事,查一下应该是准确的,应该是靠谱的新闻。新闻来源从哪来的?路透社援引日本《读卖新闻》7月6日报道,这个新闻来源比较正规了。而且新闻当中还讲到实际上这笔交易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敲定了,只不过日本方面和菲律宾方面都秘而不宣,一直到现在才被捅出来。
6艘护卫舰在一般人看来好像不得了不小的一支力量,但实际上看一看这6艘护卫舰究竟什么样子才能往下接着分析。6艘护卫舰是日本的“阿武隈”级,“阿武隈”级日本几十年前的东西了,而且并不是日本海自的主力装备,它是装备在日本海自的地方队当中,所以当年在日本海自这个也就是打杂的东西。而且现在是退役了,日本人要把这些退役的“破烂”推销给菲律宾。这事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核心的东西是菲律宾要倒霉了,要当冤大头了。
为什么说要倒霉要当冤大头了?你想想别人退役的舰艇技术状况怎么样?拿回来之后要维修、要保养,这都得当祖宗一样供着。更何况菲律宾自己原来海军没有像样的作战舰艇,现在从日本拿过来这些东西,上面配备的武器装备你以前有没有?弹药有没有?没有那好了,你是不是要买?从哪买?买得到买不到这都是问题。
像“阿武隈”级别看它舰小装备的东西挺多,包括76毫米舰炮、包括6管20密集阵舰炮、包括反潜鱼雷发射管、还有“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鱼叉”反舰导弹,这一堆的东西七七八八的,要让菲律宾自己配下来恐怕真要吐一口老血。
而且菲律宾海军一旦有了这些东西会不会很牛了?很牛跟谁讲?如果跟我们比,那就好比小孩子的手中多了一把木刀木剑。真要是平常玩碰碰船,2000吨的老旧护卫舰还真不适合于玩碰碰船。而如果要真刀真枪开枪放炮的话,说句不好听的,你要真把事情闹大了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机会,或许南海的局势就有可能为之一变了。所以这个事不必把大家搞得太焦虑,没什么了不起,甚至可能是好事。当然小日本的心思没什么好心思,一方面把一堆的“破烂货”推给了菲律宾了,另一方面把南海的这种纷乱的局势再往上点把火浇一瓢油。但是这个事本身用不着搞得一惊一乍。
其实像这一类的所谓的网上小热的军事新闻时常就会发生,有的还会炒成大热。关键的东西我觉得自媒体的博主们在做选题方面还是很敏感的,抓住了网民的痛处痒处,这才可能有大的流量才可能火起来,包括一些讲我国我军新技术新装备的消息也是这样。为什么媒体和网络喜欢这种消息?无非是有流量能火。当然在这个前提下是不是遵守媒体人、新闻人、自媒体人的道德底线,那就看自己的了。
顺便说点题外话,看这一类新闻如果看到涉及到我国我军的一些新技术新装备的时候,有几个基本的鉴别标准。如果说原消息从论文上来的,而且是一些局部的技术,这大概率是被炒大的,因为这种局部的技术会对武器装备有所改善,但要说一下翻盘子轻易达不到那个程度。而如果新闻上来就说这个东西用上之后就能怎么着怎么着,那大概率是有人刻意在炒作。
另外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看到一些新的装备、新的技术,早年间在一些公开的平台包括航展上看到了,然后接着又被大炒炒火起来。告诉你,凡是后期能被大炒炒火的,基本上不大可能是被列入解放军的采购清单当中的,反倒是那些当年比较吸引眼球可是接下来无声无息的,更有可能进入采购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