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交易日的A股市场犹如坐上了一趟惊心动魄的过山车,三大指数大幅低开后探底回升,沪指盘中一度创下十年新高,让投资者欣喜若狂。然而好景不长,市场随即陷入震荡回落,仅仅勉强修复早盘缺口。午后风云突变,尾盘更是迎来持续震荡下行,最终沪指跌破4000点整数关口,两市超3200只个股下跌。就在市场情绪降至冰点之际,央行与证监会连续发布重要政策信号,为下周市场的绝地反攻埋下了伏笔。
1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这一政策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一天,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展开了对法国、巴西金融监管部门的访问,并与国际机构投资者代表进行座谈。这些举措看似平常,却在市场敏感时期释放出重要信号——中国资本市场正在从内部治理和外部开放两个维度同时发力,为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央行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共六章二十五条,明确了经纪业务范围、禁止性事项等,要求经纪机构强化内控和业务全流程管理。这些规定将有助于提高市场交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保障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
回顾周五的市场表现,权重板块出现了明显分化。银行板块低开高走,盘中再创近期新高,但最终冲高回落,不过仍站稳10日均线,显示短期有企稳迹象。作为市场“风向标”的券商板块,在昨日反弹后周五迎来大幅调整,盘中虽有短暂拉升但力度匮乏,尾盘同步下行。市场量能也出现了显著变化,周四两市放量900多亿成交额突破2万亿的态势未能延续,周五量能显著萎缩800多亿,成交总额降至1.96万亿,再度跌破2万亿大关。这种量能的萎缩,特别是午后量能的持续低迷,既反映了市场活跃度的下降,也凸显出场外增量资金的谨慎情绪。
从板块表现来看,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冰火两重天”格局。燃气股逆势活跃,长春燃气开盘不到一分钟直线拉升涨停,胜利股份更是走出4连板行情。与此同时,固态电池概念盘中震荡反弹,中一科技、宏工科技涨超10%。然而,算力产业链却集体走弱,存储芯片、CPO等方向领跌。这种极端分化格局揭示了市场资金正在寻找新的投资主线,也为下周可能出现的风格轮动埋下了伏笔。港股市场在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后,周五也出现了大幅调整,三大指数低开低走跌幅均超1%,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更是超过2%。这种外部环境的波动,无疑对A股市场情绪产生了一定拖累。
技术分析显示,沪指周五收于3990点,已然跌破3995点的10日均线支撑。从技术形态看,下周需要重点关注3970点附近的关键支撑区域,若能守住该位置,短期仍有止跌企稳的可能。一旦失守,则短期趋势或将进一步走弱,市场大概率继续展开宽幅震荡。不过,市场的调整往往也意味着机会的孕育。有分析认为,即便下周仍有波动,也更多属于技术性调整,短暂的震荡整固反而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当前位置。只要中长期趋势保持完好,后续市场仍有望迎来趋势性改善。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更应保持冷静和理性。随着央行规范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证监会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与此同时,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市场流动性依然保持合理充裕。在政策面与资金面的双重支撑下,经历短期调整后的A股市场,很可能会在下周一迎来一场精彩的“绝地反攻”。对于敏锐的投资者而言,当下的市场波动或许正是一次难得的布局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