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央妈摸底公布,兰州有多少人存款超20万了?

 70     |      2025-08-23 16:42:19

所有数据换成人均后,我发出了尖锐爆鸣!

全国居民存款余额突破136.8万亿,人均12.8万,而我的存款……

回想刚在兰州上班那会儿,幻想拿着第一笔工资吃遍、玩遍兰州,去感受四季轮回的奇妙,偶尔和朋友聚聚,活得潇洒自在。

可这个愿望往往活不过发薪日后的第十天——当伙食费见了底,所有浪漫幻想都会被拉回柴米油盐的现实里。

人好像从生下来,就绕不开谋生二字。这两个字分量太重,藏着无数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无奈。

无论是兰州还是其他城市,绝大多数人都在为房子和存款奔波,而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只是少数,更多普通人要靠勤勤恳恳工作,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的体面。

更扎心的是,2025年已经过去大半,年前在朋友圈立下的flag还在吗?“今年要存够五万”“节假日去新疆看赛里木湖”……这些曾闪闪发光的目标,如今多半成了沉默的旧账。

央行最近公布的摸底数据,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的财富真相:全国居民存款余额突破136.8万亿,人均12.8万。若按三口之家计算,平均存款该有38.4万,听着是不是挺美?

可把数据拆解开,现实便露出了骨感的模样——存款超20万的家庭,全国仅占 25%,算下来刚过1亿户。

更令人唏嘘的是,43.8%的人存款不到1万块,这也就意味着将近一半的人手里连应急的钱都凑不齐。

这还是全国数据,当它落到兰州这座承载着四百多万人生活的城市,又有多少家庭能跨过20万存款的门槛?

反正我周围很少,大部分人要么月光,要么还倒欠。

可能在其他城市的人看来,存款20万应该不算什么难事,一个项目奖金结算下来可能就实现了,但兰州不一样,尤其是普通上班族,就算是在兰州生活了十几年可能存款也没有20万。

这里咱们说的不是还在还贷的房子、车子,而是真正的真金白银的存款。要想在兰州存款20万,跻身全国四分之一的存款家庭,还真的很有难度。

工作、工资、生活支出,都在稀释着兰州人的存款。

大家应该经常能在网上看到吐槽兰州工作或者工资的,有人说兰州“只适合养老,不适合生活”,评论区里也是各执一词,可许多人看着这样的评价,却难以反驳,因为现实似乎确实如此。

兰州的工资水平像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三千五这个数字,成了多数打工人的收入天花板。

以前看电视剧,大学生毕业实习,工资轻松实现万八千的,实际到了现实,都是一把辛酸泪。

在兰州这种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城市,就业机会原本就非常有限,再加上一些皮包公司搅局,各类招聘软件上的虚假信息扰乱,能找到月薪三四千的双休工作,已经算挺不错了。

有工作的拿着三四千的月薪,但也多半成了月光族,房租、水电费、伙食费层层扣除后,工资卡余额比脸还干净,何来存款一说?那些找不到稳定工作的,存款更是奢望。

而有个家,拥有稳定的生活,是中国人最朴素最本质的追求,这一追求也成了很多人的人生目标。

所以,为了能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很多家庭掏空六个钱包只为凑首付,剩余的便交给房贷,而房贷更像一张无形的网,牢牢锁住了许多家庭的储蓄可能。

拿兰州普通的三口之家举例,基本上大家都是背负一两千的房贷,如果说有双方家长带娃,那家里就有两份收入,压力稍微少点。

但如果没有家长帮扶,夫妻双方就需要有一个全职在家,照顾家庭大后方,家里自然就只有一份收入,在兰州这个平均工资3500的城市,收入高的家庭工资顶破天也就1万左右。

这一万块在工资还没入账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分配方案:房贷、家庭支出、小孩的教育成本……整体算下来,能够存起来的钱少之又少。

在兰州,更普遍的情况是不少家庭即便有过积蓄,也会在交房时投入装修,或是在利率波动时选择提前还款,最终让存款账户重回原点。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谈到存款的事情,他自嘲道:“我们不是在存钱,是在给银行打工,只不过最后换来的是钢筋水泥的栖身之所。”

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更是进一步稀释了存款的可能性。

以前,像我们的父母这一辈,一辈子省吃俭用,年轻时为养家糊口拼命奋斗,中年时为孩子结婚买房掏空多年积蓄。

而现在的年轻人则更信奉“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外卖大战一次不落,爱豆的演唱会更是常驻嘉宾,工资还没有发,旅游计划已经制定好了。

还有沉浸式的商业体验——开局一杯奶茶,一些活动门票动辄100起步,可能就是自己一天的工资,但如何呢,又能怎,主打的就是玩!

很多年轻人也不主张抠搜的生活,超前消费倒成了常态,每月的工资好像只是来和自己打个招呼,然后就去找自己的归宿——花呗、抖音月付、京东白条……

工资炫嘴里的还好说,还有的人追求情绪价值的满足,不光给自己换新皮肤,游戏角色也是一点不苛待。

现在的年轻人主打的就是随性,延迟消费也已经成为过去时了,工资一到账,要么炫嘴里、要么去做常驻、要么打卡世界美景,反正最后是花的分币不剩。

当然,兰州的这种现象只是一个缩影,在全国范围内,多数城市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工资增长跑不赢物价涨幅,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收入波动,而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始终是家庭储蓄的最大消耗者。

除了这些,日常的衣食住行消费成本,每年都在增加,这几年,兰州天然气、汽油,甚至公共交通,表面上几毛几块的涨,长期计算下来,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大家的生活成本在不断提高,可工资条上的数字却像被钉住了一样纹丝不动,这种情况谈存款,基本就是空谈。

所以,不是兰州人存不下钱,而是当下的大环境,悄悄决定着生活在这里的人能否攒下钱。

但其实存与不存,都取决于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和人生阶段,有的人喜欢存钱换来的安全感,就算是省吃俭用也要存够一定的金额。

有的人更愿意把钱花在体验生活上,工资到账之后打声招呼就走,这也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所以即使没有达到平均存款也不要焦虑,我们普通人原本就是“被平均”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