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美国的紧密盟友,在得到美国批准的情况下,正努力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军事强国”。他们已经制定了攻击性的计划,让人不禁怀疑,日本是不是打算出手了?实际上,日本已经在实质上突破了所谓的“和平宪法”,推出了远程导弹的研发方案,打算先把12型反舰导弹改造为对地攻击导弹,射程还打算增加到1000公里;接下来更远的目标是实现3000公里的射程,并且还在研制高超音速滑翔导弹系统,最大射程能够达到3000公里,预计到2030年就能列装部队了。
日本已经把远程导弹列装的计划定下来了,预计要装备1000枚左右,还准备建三大发射基地,比如南诸岛、富士山附近和北海道,明显是瞄准中俄的。除此之外,日本还打算发展空中和海上的远程导弹系统,引入“战斧”巡航导弹、JASSM-ER空射巡航导弹,还有JSM联合打击导弹,甚至还提了个所谓“先发制人”的攻击计划,真是雄心挺大啊。
日本对中俄的态度可说是毫不遮掩,已经把对方当成敌人,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跟中俄开战,还期待成为敌人的“待遇”。在2025年8月2日,也就是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正进行的时候,俄罗斯《军事纪事》就列出了如何轰炸日本的方案,这一幕也算是日本威胁别人的一种回应,结果反倒成了被威胁的对象。其实不是俄罗斯要主动攻击日本,而是想要防止日本在背地里搞小动作捅刀子。
目前,日本正在自研的12式反舰导弹,改装为对地攻击导弹的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中,且在接近俄罗斯的地区进行部署。此外,日本还引进了“战斧”巡航导弹,加上美军的“提丰”中程导弹系统可能会进驻日本,这让俄罗斯感觉压力山大。日本和美国也都随时可能提前出手,尤其是日本一向有偷偷动手的传统,不能不警惕。
俄罗斯媒体建议,把针对乌克兰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战术做一些调整后,用于应对日本的情况,别光照搬乌克兰的经验,而是要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来改。毕竟,日本和乌克兰的状况不一样,特别是日本的防空体系特别密集,一共大概有25套左右的防空系统。
所以啊,俄罗斯不能只是想着干掉个别的防空系统,而是得搞得让整个日本的防空网至少瘫痪个48到72小时,这样才能为打击重要目标争取时间。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日本的防空体系“彻底废掉”,这样一来,俄罗斯的威胁就能被彻底解除。
俄罗斯的军事媒体搞了个模拟演练,设计了对日本的军事进攻方案,整个计划挺花哨的,包括多轮精准打击,动用了陆、海、空多方面联合作战。
第一阶段,主要目标就是把日本的关键防空导弹阵地搞得瘫痪,比如北海道的函馆、入间和岐阜那些“爱国者”防空导弹阵地。启动时,用大批无人机进行饱和式攻击,把对方的防空系统打得超负荷,然后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结合X-101巡航导弹进行点对点打击。每个目标大概要发射25到45枚巡航导弹,或是10到12枚“匕首”,之后无人机又会蜂拥而至,确保把防空系统彻底击垮,绝不让它们有恢复的时间。
第二阶段,日本的防空网被彻底压制之后,就得动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X-101巡航导弹,专门瞄准机场和指挥所,估计得用大概150到250枚各式导弹,才够用。每个基地大约得发射20到25枚,确保把它们全部搞瘫,彻底打爆日本的防御体系,把整个防线搞得找不着北。
第三阶段,得狠狠打击东京、神户、长崎、横滨这些地方的重大制造工厂,也就是摧毁日本的战力根基。目标有两个,一个是破坏掉日本的防空系统,让它们防不住咱们的火力,二是搞瘫日本的主要基地和军事工业,彻底把它们的战争潜能给扼杀掉,让日本彻底丧失战争的可能。
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的作用特别大,能有效压制现代的防空和反导系统,饱和攻击的战术也挺厉害。多用点无人机,不仅能减少导弹的用量,还省钱,成本也挺低的。用在对日本上,效果也是相当不错,主要是目标多,俄军的发射不少弹药,光无人机可能得用到2500到3000架,加上几百枚导弹。弹药的需求当然不算小,给俄方带来不少压力,但打过俄乌之后,俄罗斯的军工水平明显提高,现在生产弹药已经没问题了。
说实话,按照现在的形势,俄罗斯恐怕不会在俄乌冲突还在激烈进行的时候,把兵力抽调到远东去跟日本打大规模的战役。不过这并不代表俄罗斯一直都没办法抽身出来,一旦从乌克兰那边的战场缓过劲儿来,别忘了,日本可能就会成为俄罗斯“算账”的目标。
现在日本表现得挺明显,敌意十足,对中俄都带来了威胁,所以得给日本施点压力,让它明白别太过分了。俄媒的态度就是在提醒日本:别忘了,小心成为下一个攻击的对象。不过,可惜日本死心塌地地跟着美国走,拼命想当反中俄的先锋,结果可想而知,可能会受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