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的军备竞赛,说白了,就像一群顶级公司的产品发布会。
有人专注做高端旗舰机,比如美国的福特级航母,性能拉满,价格也拉满,一台顶一个小国的GDP。
有人呢,就喜欢搞点“青春版”、“Lite版”,比如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是核动力,但个头小,浑身透着一股“我尽力了”的气质。
而咱们的076,最近下水海试的“四川舰”,是个什么路数?
它压根没想跟这帮人玩同一个游戏。
如果说福特级是苹果的Mac Pro工作站,那076就是一台魔改的、装了水冷、顶配显卡、还能外接一个机械臂的电竞主机。
它看起来像个主机,但它能干的活儿,让所有人都看不懂了。
这玩意儿,本质上是一个披着“两栖攻击舰”皮的“海上变形金刚”。
先看看这台“主机”的配置单,简直反常识。
长度263米,宽度奔着50米去,官方说排水量4万多吨。
但懂行的一看这甲板面积,比美国最新的“美国级”两攻大了足足三分之一,这体量,说它满载奔着6万吨去,一点都不夸张。
这是什么概念?
法国那艘宝贝疙瘩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也就这点吨位。
更魔幻的是动力。
招标书里透出来的底是,两台21兆瓦的燃气轮机,配上6台6兆瓦的柴油机,总功率高达78兆瓦。
78兆瓦!!
普通人对这个数字没概念,我打个比方。
美国“美国级”两攻,烧着LM2500+燃气轮机,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也就52兆瓦。
多出来的这26兆瓦,几乎等于一台主力驱逐舰的总功率了。
这多出来的电,拿去干嘛?发电给船员打火锅吗?
当然不是。这多出来的电,是用来喂养一只电老虎的——电磁弹射器。
这就是076最骚的操作,也是它彻底撕下“两栖攻击舰”伪装,露出獠牙的地方。
在全球海军的认知里,两栖攻击舰就是个“直升机母舰”外加一个能抢滩登陆的船坞,顶天了让你玩玩F-35B这种垂直起降飞机。
大家默认的规矩是:只有正经航母,才有资格上弹射器。
076偏不。它直接把福建舰那套电磁弹射和拦阻系统,给“降维”安装到自己身上了。
这一下,性质全变了。
这就好比你邻居买了个五菱宏光,你觉得就是个拉货的。
结果第二天,他把车盖一掀,里面是台V12发动机,屁股后面还带氮气加速。
这车,你还觉得是用来拉蔬菜的吗?
有了电磁弹射,076就等于拥有了“灵魂”。
歼-35隐身舰载机、空警-600预警机、攻击-21这种大型隐身无人机,理论上都能从它身上弹射起飞。
很多人会说,它航速慢啊,才20多节,航母都得30节以上。
这就是蒸汽弹射时代的旧思维了。
电磁弹射的牛逼之处,就在于它的加速能力更可控、更暴力,对航母本身速度的依赖性,远小于蒸汽弹射。
说白了,只要电给够,它能硬生生把几十吨的飞机从甲板上“扔”出去。
法国戴高乐号有两条蒸汽弹射器,效率还不如076这一条电磁的。
这意味着,在极限出动时,076的飞机起飞效率,可能比这艘法国唯一的核动力航母还要高。
再加上我们已经公开的歼-35、空警-600和攻击-21无人机。
这一套“全家桶”上去,战斗力直接把搭载着“阵风”和老式E2C预警机的戴高乐号,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076超过法国航母,这根本不是个问题。
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造这么一个“四不像”的怪物?
答案,可能藏在成本和战术的“不对称”里。
一艘超级航母,从建造到形成战斗力,周期动辄十年,耗资千亿。
这是个吞金巨兽,养起来费劲,用起来也得小心翼翼。
但076呢?
首舰“四川舰”,14个月建成。
你没看错,一年零两个月。
后续舰只会更快。
造价,撑死是同级别航母的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能用一艘福建舰的钱和时间,造出三艘甚至更多的076。
当别人还在憋大招,等一个CD(冷却时间)超长的终极技能时,我们已经甩出了一堆CD短、伤害不俗的小技能。
在未来的海上冲突中,尤其是高烈度的消耗战里,谁的“续航”能力更强,谁的“换装备”速度更快,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076真正的可怕之处,不是作为一艘“低配航母”,而是作为未来海战的一个全新节点。
它不只是用来弹射歼-35去跟人狗斗的。
它真正的杀手锏,是攻击-21这类大型长航时隐身无人机。
076完全可以化身为一艘“无人机母舰”,或者说“蜂群母舰”。
想象一下,一艘076游弋在远海,弹射出十几架攻击-21。
这些无人机既能执行侦察监视,又能充当忠诚僚机,更能携带导弹执行饱和式攻击。
而母舰本身,则躲在几百上千公里外的安全区。
这种打法,完全颠覆了以航母为核心的传统海战模式。
它把风险,全部转移给了那些廉价、可消耗的无人机。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当然,076现在还有一个“幸福的烦恼”——它缺一架完美的垂直起降战斗机。
很多人不理解,都有电磁弹射了,还要啥垂直起降?
这就是为了把效率压榨到极致。
两栖攻击舰最大的结构特点是直通甲板,没有航母的斜角甲板。
这意味着,它很难像航母一样,一边在前面弹射飞机起飞,一边在后面回收飞机降落。
但如果有了垂直起降战机,玩法就骚起来了。
起飞时,用电磁弹射,让飞机满油满弹,发挥最大战力。
返航时,飞机油料和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重量变轻,直接在舰尾垂直降落,完全不占用弹射器的起飞通道。
一来一回,起降效率直接翻倍。
如果这个短板被补上,那两艘076组成的编队,其持续作战能力,真的可以叫板一艘福建舰。
而成本和建造速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所以,别再用“两栖攻击舰”或者“小航母”这种过时的标签去定义076了。
它是一个全新的物种,是海军工程师们开的一个脑洞巨大的“科技树”。
它的出现,不是为了在别人的规则里玩到更高级,而是要告诉所有人:
对不起,我们想换个规则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