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核约束即将消失?普京对美下最后通牒,世界仅剩89秒走向午夜
“末日时钟”被拨快至仅剩89秒——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全球灾难的时刻。 而这一切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抛出的一颗外交炸弹直接相关。 2025年10月2日,普京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不需要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那么俄方也不需要延长该条约。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补充说即便一年后美国改变主意想要延期,俄罗斯也可能难以给出肯定答案。
普京的讲话彻底改变了美俄核裁军谈判的氛围。 仅仅数周前,普京还提出若美国不破坏现有平衡,俄罗斯将在条约2026年2月到期后继续遵守核心限制一年。 当时美国还称赞这一提议“有建设性”。 如今这番强硬表态,无疑给全球战略稳定泼了一盆冷水。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非普通协议,它是目前美俄之间仅存的双边军控条约,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压舱石”。 条约规定双方部署的战略核弹头不得超过1550枚,核弹头运载工具不超过800件。 更为关键的是,它建立了一套核查机制,允许双方每年进行多达18次的现场检查,确保彼此都能看清对方的核家底。
然而这座军控大厦如今正摇摇欲坠。 普京在2023年2月发表国情咨文时已经宣布暂停履行该条约,当时他强调俄方并非退出条约,只是“暂停履行”。 他解释这一决定源于美国要求俄罗斯履行条约所有条款,自己却“随心所欲”。 俄罗斯方面一直抱怨,美国一直在不考虑当前现实条件的情况下重启核查活动,试图获得单边优势。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曾明确指出,是美国破坏了条约的执行原则,特别是“安全的不可分割性”。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则表示,只要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太可能恢复谈判工作。
普京此次表态也展示了俄罗斯在核威慑力量上的自信。 他提到俄罗斯已经生产了包括“榛树”高超音速导弹在内的许多现代化高科技武器系统。 这些新型武器系统正是美俄军控谈判中的争议焦点。 美国一直希望将俄罗斯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先锋”高超音速导弹等新武器纳入战略武器削减议程,而俄罗斯则坚持美方的反导系统和太空武器也应被纳入军控范围。
俄罗斯军事专家科罗特琴科认为,普京宣布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分析称,考虑到北约愈加穷兵黩武,俄罗斯可能不得不在某个阶段彻底退出该条约。
面对俄方的强硬姿态,美国方面的反应颇为复杂。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称俄罗斯暂停履行条约的决定“令人失望和不负责任”,但同时表示美国仍准备随时与俄罗斯就军控问题进行谈判。 美国负责军控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斯图尔特则表态称,如果俄罗斯决定重拾透明和稳定带来的利益,所有问题都很容易解决。
但斯图尔特也强调,不管俄罗斯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问题上采取何种行动,美国“都不会放弃对乌克兰的支持”。 这一句话暴露了问题的本质——军控谈判已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筹码。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指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莫斯科采取的集体态度需要改变,“不能为了保障一个国家的安全而牺牲另一个国家的安全”。
更令人担忧的是,欧洲的核对抗态势正在升级。 作为对英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的回应,俄罗斯已开始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 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表示,在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联合演习框架下,还将研究核武器和“榛树”导弹等武器的使用计划。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欧洲推进核武器更新计划,将部署在欧洲的核炸弹更换为新型B61-12。 这种炸弹配备了制导系统,命中精度在30米以内,当量可在300吨到5万吨之间调整,更适合在实战中运用。
波兰总统甚至公开表示,波兰应当获得在其领土上部署外国核武器的机会。 如果成真,这将是冷战结束后欧洲核态势的最重大变化之一。
俄罗斯方面则明确表示,除白俄罗斯外,俄罗斯不需要在本国边界之外的任何地方部署战术核武器。 这一表态看似克制,实则划清了红线。
普京还就核试验问题发出明确警告:“我们不会首先进行核试验。 但如果美国首先进行核试验,那么我们也会对等进行核试验。 ”这一表态将球踢到了美国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