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针对中国稀土,可美国农田里的大豆却堆成山,没人要。辛苦耕作的农民们都忍不住了,怒吼着:“要么卖了大豆,要么换个总统!”
曾经特朗普的铁杆“红脖子”票仓,现在变成了他最大的一块心病。这些农民们真的能对特朗普的总统宝座造成多大冲击吗?
离开中国,豆子只能烂在地里
美国农业部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大豆的出口净销售额竟然出现了负18.9万吨。这意味着,取消的订单比新签的还多,真是罕见到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一情况导致整体出口量大幅下降,直线走低,创造了近二十年来的最低纪录。
港口的仓库早已塞得满满当当,去年剩下的陈豆还没卖完,新一批的豆子又成熟了,可到底哪儿有买家呢?
价格一路跳水,农民们看着欲哭无泪。很多农场的金黄色大豆只能在露天堆放,任由风吹日晒,甚至开始发霉变坏。
作为典型的红脖子农民,肯塔基州的农场主卡勒布·拉格兰德,他也是美国大豆协会(ASA)的领导人物,他家族在这片土地上耕作了两百多年,自己也一直坚定地支持特朗普,不过如今,这位铁杆粉丝也开始坐不住了。
他直言不讳地说,农民们如今的境遇“惨不忍睹”,几乎没有剩下多少利润空间。要是情况继续这样发展,不仅家底薄的农户可能会失去多年来耕耘的国际市场,美国的农业经济还有可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中。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国的市场,靠中国来帮忙消化这堆大豆。
他的呼声,算是代表了许多农民的心底话:破产,已经不再是什么遥远的梦,而是压在头顶上的一把利刃。而且,这股寒意,也像是沿着田间地头迅速扩散开来。
地方银行挤紧了对农业的放贷,农机店里的拖拉机都无人理会,粮食运输和仓储公司也陷入了困境。
就连看似没啥关系的能源行业也遭殃,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商因为失去了中国这个大买家,收入大幅缩水,一些规模庞大的投资项目甚至面临停工危机。
巴西在狂欢美国在流泪
正当美国农民为仓库里的大豆发愁的时节,南半球的巴西却迎来了满满的丰收喜讯。作为全球最大的购货国,中国对大豆的需求依然坚挺。
大豆油关系着千家万户的餐桌,豆粕则是养猪的重要饲料,直接关系到猪肉的价格走向。
美国的门一关,中国就毫不迟疑地转身向南美靠拢,巴西的港口里,满是驶向中国的货轮。今年以来,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屡创新高,增长速度接近10%呢。
仅在4月份,中国就一次性从巴西进口了240万吨大豆;到了9月,一份高达800万吨的南美大豆订单更是让市场大吃一惊,接着10月还有400万吨的采购安排。
在此消彼长中,全球大豆市场格局被彻底打破,巴西的市场份额从原本的追赶者一跃而上,成为头把交椅,占据了全球40%的比例,而曾经的霸主美国,却缩水到只有28%。
巴西农业部门抱着乐观的态度,估计今年的大豆出口总量很可能轻松突破1亿吨,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弥补中国整个进口的缺口。
实际上,中方的应对措施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在经过详细计算后做出的战略调整,他们完全有能力避开对美国大豆的依赖,毫发无损。
MAGA的红帽子盖不住愁容
这场贸易摩擦,除了经济方面的考量,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账。受影响最严重的明尼苏达、印第安纳、爱荷华、肯塔基这些主要的大豆产区,正好是那条“铁锈带”上的农业重镇,同时也是特朗普最稳固的票仓所在。
上次大选时,全国有444个靠农业支撑的县,特朗普在这些地方赢得了超过77%的选票,很多地区的投票率甚至超过了八成。
穿着“HAGA”红帽子的农民,在2024年选举中投票率超过九成,他们曾把特朗普当作伙伴和救星,支持他、帮他出钱。
他们相信总统“让农业重新辉煌”的承诺,没想到自己反倒变成了受害者。现在,忠诚被绝望慢慢侵蚀。
在社交媒体上,拉格兰德的视频传播得挺广,他在视频里哭得稀里哗啦,恳求总统赶紧和中国谈个协议。
怒火越烧越旺,有的农民甚至开着拖拉机堵住了政府大门,还挂出了“要么卖豆子,要么换总统”的横幅。
在网上,一张把特朗普P成“豆王”的搞笑图片传得挺火,配文是:“总统的嘴,农民的泪。”这句话调侃地表达了他们心底的难过。
白宫也知道,农民们的愤怒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真在中期选举中爆发出来,共和党恐怕就要失控,国会的掌握权会不稳,那样一来,总统在剩下的任期里就是真的走不动路了,搞不好还得面对弹劾的麻烦事。
就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氛围中,谈判桌上的角力变得格外微妙。特朗普嘴上还在装腔作势,要求中国“把大豆订单翻三倍”,可实际上,他却很坦率地放话,让谈判代表格里尔赶紧飞奔到华盛顿。
在八月底那次会谈里,美方代表的话题早已经不止于大豆了,他们迫切想让中国重新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
可以看出,特朗普不得不把谈判的焦点从高高在上的战略对抗,转向了实实在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双方都希望通过务实的交易来缓解紧张局势。
面对美方的焦急变得不快不慢,中方只是一句“具体问题请向主管部门询问”,明显显示出从容不迫和沉着应对。
暗示很清楚:“我们不着急,急的是你。”中方也清楚,这张“十字大豆”牌打到最终,根本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政治上的算计。
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竞争,而是彻底的“亮牌”。特朗普想靠一份来自中国的巨额订单来安抚自己那焦虑的选民基础,稳住自己的核心阵地。不过,他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主动权早就已经在中方手中掌控着了。
结语
这次关于大豆的贸易争端,真能说是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典型的“意外翻车”事件。也再次验证了一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重大国家政策遇上个人的生活生计,曾经那么坚定的支持者,可能转瞬间就变成了最激烈的反对者,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