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危机核心驱动在于全球廉价日元流动性潮汐退去,警惕下月预警

 53     |      2025-09-18 17:27:03

未来金融资产或将面对萧条期第二次冲击时间的到来。美联储降息成为触发器 ,致使日本被迫加息 ,全球日元套利交易平仓逆转,引发全球美元流动性尖峰式短缺,致使高负债国家,尤其是欧洲融资成本急剧飙升,继而引发债务危机爆发 ,最终恐慌蔓延至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美国金融市场,导致美元资产,美债、美股、美房等全面溃败。

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中心至外围危机传导模型,本次的特别之处在于,震源可能从传统的美国外围,如2008年的次贷,转移到日本这个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和套利货币源头。

第一阶段:触发器——美联储降息与日本的两难困境。日本为何被动加息? 过去两年,日元之所以能维持超宽松政策,是因为美联储在激进加息,日美利差巨大,日本央行可以将其国内通胀归咎于输入性,并容忍日元贬值以维持出口竞争力。一旦美联储开始降息周期,日美利差收窄,日元将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1. 遏制输入性通胀:日元过度贬值会急剧推高国内能源、食品进口成本,引发民生问题和社会不满。2. 维护日元信用:一种货币长期单边贬值会侵蚀其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日本央行必须在一定时候捍卫日元,否则其庞大的国债市场(全球第三大)将失去外国投资者的信任。3. 避免金融市场扭曲:长期的超宽松政策已经严重扭曲了日本国债市场,流动性枯竭,央行持有绝大部分国债,政策不可持续。

美联储降息越快、幅度越大,日本央行跟进加息的压力就越大、速度也需越快。2025年9月这个时点,或降息周期确认后,将成为市场博弈日本政策转向的关键窗口。

第二阶段:地震源——日元套利交易平仓与全球美元短缺。何为日元套利交易? 多年来,国际投资者以极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借入日元,兑换成美元或其他高收益货币,投资于美国国债、美股、欧洲债券、新兴市场资产等。这套体系为全球注入了巨大的流动性。

日元回家的大地震:一旦日本加息,意味着借入日元的成本不再低廉,套利交易变得无利可图甚至亏损。投资者将被迫进行以下操作:1. 卖出海外资产,美股、美债、欧债、新兴市场股票。2.将卖出资产获得的美元、欧元等换回日元。3. 偿还日元贷款。

尖峰式的悸动模式的美元短缺,这个过程会导致两个结果,1. 全球资产遭抛售:各类金融资产同时面临卖压。2. 美元需求激增:因为大家都需要美元来换回日元,或者在动荡中寻求避险。这会导致美元指数不跌反涨,正如2008年危机初期一样,形成美元荒,可能表现为全球美元融资市场利率的突然跳升。

第三阶段:扩散与升级——欧洲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为何是欧洲? 1. 高负债率:意大利、希腊、法国等国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极高,许多超过100%甚至150%,完全依赖低利率环境来维持债务可持续性。2. 政治碎片化:欧盟财政不统一,南北方国家在财政纪律上存在根本性分歧,危机时难以迅速达成一致救援方案。3. 银行体系风险:欧洲银行大量持有本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政府债券。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飙升,将直接侵蚀银行资本金,可能引发银行业危机,形成“主权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的死亡循环。

传导机制:全球利率上扬,各国长期国债利率大幅上扬,意大利等国发新债还旧债的成本变得无法承受,国债遭抛售,与德国国债利差急剧走阔 ,市场质疑其偿债能力,引发危机爆发。日元套利交易平仓带来的抛售潮,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四阶段:冲击震中——美元资产的最终溃败,美债:看似是避险资产,但在这种系统性危机中,初期会因避险需求上涨,收益率下降。但危机深化后,市场将面临两个问题:1. 谁来接盘? 最大的海外买家日本正在撤资回流,其他国家也可能抛售美债换取美元流动性。2. 财政可持续性? 美国自身的债务规模已达34万亿美元,市场在恐慌中会开始质疑美国的偿债能力,可能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导致美债收益率在后期不降反升,这是最致命的。

美股与美房,1. 流动性枯竭:全球美元短缺和套利交易平仓意味着所有风险资产都会被无差别抛售。2. 经济衰退:如此剧烈的金融紧缩必然导致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企业盈利预期崩塌,股市基本面恶化。3. 高利率的滞后效应:美联储过去两年加息的效应完全显现,企业融资困难,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高企,需求萎缩,价格下跌。

历史对比与本次特殊性,对比2000-2008年和2020-2028年的周期,历史韵律相似,但“歌词”变了:相似点:宽松 泡沫 加息 破裂。央行再次面临救通胀还是救增长与金融稳定的两难。不同点,1. 债务水平更高:全球政府、企业、居民债务总额远高于2008年。2. 通胀背景不同:本次起源于供给侧冲击和需求刺激,顽固性更强,央行政策空间更小。3. 触发机制不同:2008年是核心,美国次级房贷破裂,本次推测是外围,日本与欧洲先崩溃,然后反噬核心。

下个月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时点。它可能是,1. 美联储降息预期兑现或修正的时刻。2. 日本央行做出明确货币政策转向的时刻。3. 欧洲各国财政预算公布,市场开始交易其债务可持续性的时刻。

然而,也存在一些可能改变路径的变量:1. 央行们的应对:主要央行,美联储、欧央行、日央行,能否通过大规模的美元互换协议及时向市场提供流动性,避免美元荒恶化?2. 政治因素:俄乌战争、中东局势等重大地缘政治事件是否会改变经济议程和全球合作意愿?3. 危机的顺序:是否可能由另一个薄弱环节率先引爆,从而改变危机的序列?4. 市场的预期:当前市场是否已经部分预见到了这种风险并将其计价?这可能会缓和危机的剧烈程度。

未来危机核心驱动力在于全球廉价日元流动性潮汐的退去,这确实可能揭开后QE时代全球过度负债的真相,引发一场不亚于2008年的资产价格重估和经济衰退。 此次预警值得所有市场参与者深思和为之准备。

分享点亮生活,欢迎加关注,感谢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