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成果概况
“智慧交通综合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的主要成果为经过技术迭代和功能开发后的智慧高速和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通过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根据市场技术和业主需求变化对智慧高速产品服务体系中的智慧管控、智慧运维、智慧服务等产品,以及智慧城市产品服务体系中的城市大脑、园区智治进行开发及迭代升级,根据业主需求与公司现有其他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和二次开发,形成能够解决业主需求及痛点的综合解决方案产品。
本项目总体架构分为智能终端网、开发服务平台和智慧应用体系 3个层面,具体如下:
智能终端网:作为感知控制底层,本项目围绕智慧交通细分场景下的感知、控制、计算等三类智能硬件终端,开展智能控制、无线传输、物联感知等技术在交通细分应用领域内的智能化创新与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同步构建对应产品的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供应链体系,打造支撑本项目中上层应用服务的底层智能终端网,提升整体项目从终端感知到智能控制再到智慧应用的综合效能。
开发服务平台:对开发服务平台中的算法平台、交通仿真平台、模型渲染引擎、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物联网平台和 BIM+GIS 进行平台功能迭代升级。开发服务平台的迭代升级将在另一项目“科创平台升级项目”中进行建设和投入,故本项目不涉及开发服务平台的投入和建设内容。
智慧应用:智慧应用体系是本项目的呈现层,公司运用智能终端网对应用场景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并通过开发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数据、算法进行数据信息汇集、整理和统计运算,按照业务场景和客户实际需求进行组合和二次开发,整合成为能够解决客户在智慧高速和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的需求及痛点的综合解决方案。
本项目拟对智慧高速场景中的智慧高速云控管理平台、一体化资产管理、智能化设备监测、精细化运维管理等产品,并开发运输、旅游等数据增值服务产品;同时,本项目还将对智慧城市场景中的数字园区、城市大脑等产品进行迭代升级。
智慧云控平台系统运行界面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项目下游市场空间广阔
“智慧交通综合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针对的下游细分行业主要为智慧交通行业。十三五时期,公路智慧交通行业规模(含城际和城市公路)扩张迅速,由 2017 年的 937.0 亿元提高至 2021 年的 1,382.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2%,并因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等项目在 2019 年达到十三五期间的阶段性高点,2022 年后将围绕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主题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预计 2026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837.3 亿元。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规划,到 2035 年,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率将达到 90%,预计公路智慧化建设仍将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智慧交通行业的发展为公司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为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2)公司具备行业领先且快速提升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技术积累
长期以来,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驱动体系,研发团队与业务部门协作紧密,具备较强的行业发展趋势把握能力及客户新需求满足和交付能力。
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省级智慧高速云工程与云服务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并参与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高速公路隧道数智安全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单独或牵头完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分合流区交通安全评价方法与提升策略研究”“多传感器融合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公安部、浙江省科研项目。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持有 107 项专利,其中包括 34 项发明专利、66 项实用新型专利及 7 项外观设计专利;公司还拥有软件著作权 252 项,知识产权基本覆盖了项目所涉及的核心技术领域。公司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3)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
公司作为智慧交通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服务的客户及实施的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区,且具有丰富的大型项目执行经验,成功实施了一大批有行业影响力的项目,如杭州绕城西复线、京雄高速(河北)、京台高速公路(山东)等多个国家级智慧公路(智慧高速)试点项目。
公司相关研究与应用获“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成果(创新应用类)盘古奖”、工信部信通院的“星河”行业大数据应用标杆案例等荣誉。在长期满足不同领域客户需求、坚持项目高品质完成的过程中,公司掌握了大量建设经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经验基础。
(4)公司具备齐全的业务资质和良好的行业口碑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深耕于智慧交通领域,相继取得了公路交通工程(公路机电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一级、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一级、安防一级、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二级等多项重要资质,并通过了软件 CMMI5国际认证。
公司为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国企综合改革“双百企业”,深耕智慧交通领域多年,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智能交通最具影响力企业评选的全国高速公路机电集成商 10 强,获得中国高速公路 30 年信息化奖。此外,公司还被评选为2022 年浙江省数字工厂标杆企业(培育类)、浙江省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2021 浙江省交通与建筑业数字化领军企业、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创新示范单位。
公司资质证照齐全、在行业内口碑良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项目实施有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公司作为国内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在行业内多年的深耕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产品和项目管理经验。近年来,随着公司执行项目数量的持续提升,在客户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公司盈利水平也在逐年提升。近年来,随着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产业的不断发展,业主、客户对细分场景的多样性、产业链的协同性等需求也在随之提升,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也成为产业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因此,公司需要针对客户和市场需求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技术附加值。尽管近年来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提升自身在软件开发、运维服务等高附加值业务的技术实力,但由于当前公司受现有人员、场地、设备等条件限制,难以大规模开展上述业务。本项目将通过土地购置、办公楼建设、设备采购、研发投入、人员招募等方式,提升公司在智慧交通数字化领域的团队规模和运营能力,进而提升公司在软件、运维、信息系统和硬件产品销售方面的收入和公司整体毛利水平。
公司长期专注于研究 5G 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在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为本项目的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本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将通过数据赋能,提升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产品功能性,进而提升整体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2)项目实施有助于提升智慧应用产品竞争力
本项目将针对公司智慧高速应用和智慧城市应用领域进行产品服务的开发升级;同时公司通过对智能终端网和开发服务平台的迭代升级,实现智慧应用产品的服务能力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智慧高速:通过整合高速公路业务数据资源,明确数据标准规范,构建交通监测、分析、控制、运维和服务平台,实现高速公路智能管控、智能运维和智能服务等功能,提升道路运营安全和司乘出行效率,同时满足跨行业、跨部门、多业态的安全管理需求。
智慧城市: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多元数据探寻园区或城市运营管理中的痛点根源;通过数字赋能为园区或城市管理提供抓手,满足多层次管理需求。
(3)项目实施能够提升公司现有研发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能力
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产业系统需要大量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对道路、桥梁、港口、枢纽等基础设施以及车辆、人员等目标对象进行图像、流量、运动轨迹的实时采集。近年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模式,相继开发了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场景的定制化智能终端产品以及咨询服务、运维服务、开发服务等服务平台。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对智能物联设备的感知精度、清晰度、耐久性和稳定性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不断要求对智慧交通或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算力、算法进行持续优化提升。
公司作为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行业内具备较强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之一,凭借出众的产品开发能力和丰富的项目案例积累,所开发的智能硬件和支撑性服务平台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和场景适配性。随着本项目的实施,公司现有相对成熟的研发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业转化,为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更多的技术附加值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公司产品或服务在行业内的议价能力。
4、项目与公司现有主要业务、核心技术的关系
公司将通过实施“智慧交通综合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对智慧高速和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相关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具体如下:
智慧管控:系列产品适用于新建、改造类型的高速公路营运期管理应用场景。产品采用云边端整体技术架构确保路网数据的统一汇聚及分析处理,利用物联网平台实现对现场通信、监控、收费等系统的全面感知及科学管控,覆盖主线、隧道、收费站等高速主要场所的管理需求,提供主动发现、主动管控、主动服务能力。
深化交通状态分析和预测智能化能力,完善高速公路画像库;实现交通事件数字化,满足监、控、存、查、管、用等要求;建立策略中心,实现各场景下的策略结构化、数字化。
智慧运维:序列产品以路上设备管理、交通应急联动为产品主线。针对设备,实现对设备基础信息、历史维护维修信息、设备变更信息、设备关联信息、设备检测、设备图纸等的一体化管理,以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为依据,运用物联感知、数据中台等前沿技术,打造主动式监控报障、共享化运维知识、时效化响应处置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产品。针对交通应急联动,实现对高速突发情况下车辆的全过程在途跟踪管理,针对车辆安全行为的多维度评估分析,针对突发事件的一路多方单位联动,并实现应急预案的快速匹配及调度。
以“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智能运维专家”为目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信息技术,打造“1+5+3+X”的数字孪生智能运维平台,打造设备接入全场景数字化、设备监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运维实施全过程智慧化、资产管理全品类精准化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智能运维一体化平台。
智慧服务:智慧服务序列产品主要面向出行司乘用户及高速运营主体方。面向司乘人员,融合打通各类交通信息发布渠道,提供实时路况、前方事件、道路施工等各类信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提供事故快速发现、快速施救、勘查定损、保险理赔”的全流程一站式产品服务能力;面向高速运营主体,发掘积累数据价值,提供数据服务,包括:营运分析、稽核打偷、路网监测、重点车辆库等具体内容。
数据服务围绕道路运行态势监控和事件感知、降本增收及效率提升的目标,采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着眼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开发、资产管理、数据服务、业务应用全流程,形成数据治理体系,对外输出数据服务,赋能行业应用,加强行业治理。实现基于全国道路基础数据的数据服务关键技术突破、核心软件研发及多领域示范应用。
城市大脑:通过汇聚城市各终端数据,实现可视化表达及多场景的数字化构建。通过构建一体化全域底座渲染引擎、城市生长模型组件、规划仿真推演组件、空间分析组件等各功能组件赋能城市规划、决策审查、实施监督等。
园区智治:以园区基础设施和数据支撑,以智慧园区标准规范体系、运行维护和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等为保障,构建统一数据中心,统一权限认证,统一工作流、协同、调度、预警和共享机制。
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企业服务、营商管理、产业链诊断、亩均评价、园区安全、数字设施”等场景数字化管理,推动园区管理的智能化、便捷化和精细化。
智能终端:对传统通行信号灯的运行工况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工况数据传输到智能运维平台;以栏杆机为主要载体,智能节点机、智能电源为核心部件,集成综合信息显示屏、通行指示灯、黄闪报警灯;构建适用于云收费场景 ETC/MTC 车道。对 LED 光源进行监测和控制,接收平台指令上报数据和报警,支持离线策略;接入控制终端设备,外接传感器,执行平台指令,也可本地存储策略离线运行;以灯杆为主要载体,智能网关为控制核心,集成安全监控、信息宣传、紧急呼叫、城市无线、气象监测、充电桩等功能。
增加监测设备类型,根据设备特性采用各类传感器对其工况进行监测,实现智慧交通领域的全设备状态监测;根据应用场景兼容主流架构,根据不同车道实际情况采用不同载体,将车道设备集成一体,满足自由通行需求;兼容主流通信方式,增加支持直流供电方式,满足当前全场景监控需求;产品定位分级,根据应用场景采用低中高配置,提升本地计算能力,升级为边缘计算网关;根据场景需求采用不同配置的物联网关为计算核心,搭载不同的功能外设,设计主要载体,实现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需求。
5、项目的土地取得及相关审批、核准或备案情况
公司尚未取得项目土地的使用权。公司产业用地申请已获拱墅区政府批准,并与杭州市拱墅区科技工业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购地意向协议书》。目前拱墅区政府正在对该产业用地项目的意向选址开展前期工作,后续将向杭州市政府申请土地挂牌出让程序。
2023 年 4 月 28 日,杭州市拱墅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出具了《杭州市拱墅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拱发改经信备[2023]6 号)及相关说明,确认公司的“智慧交通综合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的基本建设部分投资13,254.76 万元已经完成固定资产备案程序,其余部分根据国家发改委《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2017 年 2 号令)、《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暂行办法》(浙政办发〔2015〕73 号)、《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浙江省 2017 年本)等相关规定,无需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或备案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智慧交通综合平台升级及产业化项目”无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6、项目具体情况
(1)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项目实施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铁路北站单元谢村路以北、李佛桥河以南、拱康路以东。
(3)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 32,244.91 万元,具体包括建设投资 18,449.76 万元、研发投入 9,984.00 万元和铺底流动资金 3,811.15 万元。
(4)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取决于资金到位的时间和项目各工程进展程度。本项目将严格执行建设程序,确保建设期工作质量,强化施工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根据以上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 3 年。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软硬件设备购置、人员引进与团队建设、项目研究、项目开发、产品认证和内部测试等。
7、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设期 3 年,项目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达 16.37%,所得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7.21 年,经济效益良好。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