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尽全部手段仍难挽女儿,佩通坦若要逆转局势,只能选择两条路径

 139     |      2025-09-11 06:54:09

泰国宪法法院做出那份裁决时,基本没有啥悬念,佩通坦的总理位置一下子就没了。原因也挺直白,说她“讲话不留意”,在和柬埔寨首相洪森通话时,还“违背了道德准则”。

既然法律程序都走完了,可大家还是觉得这事儿还没完,反而像是新一轮政治博弈的开端似的。佩通坦要想翻盘,得想办法重新赢得支持,可能得靠争取民心,做出一些能改变局势的举措,再或者借助一些政治资本,找机会重新进入公众视线。不过嘛,这事儿嘛,真是步步为营,谁也说不准接下来会怎么走。

一把叫“宪法”的手术刀

泰国宪法法院再次展现了它的“终结者”风采。39岁的佩通坦也因此成为泰国史上任期最短、也是最年轻被罢免的总理。一传出这个消息,泰国街头的反应不是咋舌,而是带着一丝“果不其然”的叹息声。

说到底,这把刀其实一直由泰国真正的掌舵者——由军方、王室和传统精英组成的保守派们握着。他们控制着司法和军事体系,宪法在他们手里就像一把法宝,随时可以用来清除异己。这次,他们觉得机会来了,早已等得心痒痒,打算借此彻底铲除他信家族的势力,甚至还打算亲自出马,操控一切大权。

这套套路,泰国人民早就见怪不怪啦。从他信自己,到他的妹夫,再到他的妹妹英拉,剧情基本上没啥差别。每次,总是民选的领袖碰到某个限制,然后司法系统就会马上跟上,搞出一次“合法”的罢免。这个“尚方宝剑”,保守派玩的那叫一个炉火纯青,越用越得心应手。

摸得着选票,摸不着权力?

佩通坦到底拿给对方的,那不过就是那场闹得满城风雨的“录音门”事件罢了。

在跟柬埔寨首相洪森的一通电话里,佩通坦搞出了一串致命的失误。事后,这段电话录音还被洪森那边公布出来,这不就像把证据直接送到家门口一样吗?

她在打电话时,亲昵地叫洪森“叔叔”,这把私交和国事混为一谈的做法,立刻引起了人们的议论。而更出人意料的是,她竟然把泰柬边境的冲突责任,直接推给自己国家的军方,还用“疯子”和“政府的敌人”这样激烈的词汇来形容泰国的军官。

这番话一出口,简直像踩在两条火线上的一样:一边是“军方威严”,另一边是“外交分寸”。对那些把军队当作国家支柱的保守派来说,实际上挺让人抑制不住的,感觉就像是直接背叛一样。结果,一下子就给了对手一个完美的借口,事情就这么被摆了出来。

事情一发酵,后果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严重。通话门也不过是个导火索,真正让她失去防线的,还是执政联盟内部突然倒戈那一下。

为泰党的支持度一下子跌倒不足12%,情况瞬间变得岌岌可危。原本就不怎么巩固的执政联盟也开始动摇。而他信家族自身问题不断,他信本人还牵扯到“冒犯君主罪”的调查,家族里的其他成员也接连卷入官司,根本没有能力帮女儿挡风遮雨。

向左转或向右转?

他信家族是不是真就败得一无所有、身败名裂了你?未必如此。

泰党依旧是下议院第一大党,拥有141个席位,地方选票基础依然坚实;其次,佩通坦的丈夫是王室旁系,这层“亲家关系”让王室在裁决之后还能留一点余地;最后,他信虽然卷入多起法律案件,但在基层民众中依然享有“扶贫英雄”的美誉,他的社交媒体账号在解除职务消息公布后24小时内涨粉30万。

目前的泰国政局,可不是单纯的两派对立了,棋盘上多出了几个变数,把局面弄得更加扑朔迷离。佩通坦和她背后支持的为泰党想要扭转局势,只有两条路可走,但每一条都挺难走的,没有那么顺畅。

第一条路,就是偏向左一点,跟新兴的改革派力量合作,比如前进党(或者说他们的后续组织人民党)。如果能一起拉拢的话,倒是有希望在议会里凑够多数席位。不过,这步棋的风险挺大的,就像直面对王室和军方,万一惹恼他们,说不定会引发军事政变,泰国军方之前还真没少干过这种事儿。

那些支持司法改革、想要限制王室权力的主张,正好是保守派的软肋。要是真搞到一起,军方很可能会以“违宪”或者“危害国家安全”这些幌子来插手。泰国人对此早就不陌生了,2008年和2014年的军变,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军队的坦克随时可能开上街头,把一切民主的成果都归零。

第二条路呢,就是往右转,继续向保守派靠拢。比如,说什么咱绝对不会动军方那些特权,借此换取他们的支持,想留住执政的位置。但现在“攻守易势”,这条路几乎也走不通了。保守派已经占了绝对的上风,他们又为什么要妥协呢?他们的目标,或许早就不是共享权力,而是把所有的权都揽到自己手里。

与此同时,外头的推手和内部的助燃剂也都在推波助澜,把这场混乱搞得更烈。洪森放话录音这事儿,毫无疑问成了这次事件的导火索,反映出邻国的政治格局是怎么深深影响泰国内政的。泰国军方恰巧利用泰柬边境又起的冲突,大肆挑动民族情绪,为像前总理巴育那样有军方背景的人物重新当政,铺平了道路。

结语

说到底,佩通坦的下台不过是泰国那难解的政治漩涡里,又一次重演的剧码。司法被拿来当武器,用来打压或操控力量,民粹这条路本身就有限制,加上各种内外因素的搅合,走出了一个特别不稳的政治局面。

这次罢免不算个结束,而更像是引发一场更大政治地震的开端。在基层力量、保守派和改革派这“三国杀”里,不管谁暂时占优,都难以彻底化解泰国社会那些深藏不散的矛盾。

到头来,承受这场无休止权力角逐代价的,始终是泰国的普通百姓。在所有的混乱与动荡中,也许唯有泰王,才是那唯一中立且稳定的象征,静静地注视着牌桌上不断变换的玩家们,来来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