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退伍老兵的家门之上,都悬挂着一块看似普通的金黄色牌子 —— 光荣牌。它静静地悬于那里,却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承载着无尽的荣耀与厚重的分量。国家发放的这块光荣牌,从制作材料到背后的深意,无一不彰显着其非凡的贵重。
从材质上看,光荣牌选用的是钛金,这绝非寻常金属可比。钛金以其轻质、高强度且耐腐蚀的特性,在高端工业领域大放异彩,诸如航空航天的飞机发动机制造,以及医疗器械中的人工关节打造,都离不开它的身影。国内曾有一款主打高端市场的 8848 手机,因采用 5 系钛合金,凭借独特的材料与工艺,每部售价高达上万元。虽说钛金不像黄金那般昂贵,但在日常生活中,亦是稀有且价值不菲的存在。光荣牌采用钛金材质,无疑是国家对退伍军人重视的直观体现。
其制作工艺更是精益求精。底色金黄色运用沙底镀金工艺,尽显庄重大气。按照国家标准,光荣牌尺寸为长 280 毫米、宽 135 毫米、厚 1 毫米,拿在手中质感十足,边缘经过精心打磨,光滑细腻。牌面正中间 “光荣之家” 四个大字,采用方正魏碑简体 132 号字体,红色字面搭配亮金边,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牌匾左下角有象征军人保家卫国使命的长城浮雕图案,右下角刻着 “退役军人事务部监制” 及颁发单位字样,权威庄重之感扑面而来。从最初的选材,到切割、打磨、抛光、镀金等十多道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对退伍军人深深的敬意,让这块牌子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非凡意义。
然而,光荣牌的贵重,远不止体现在材料与工艺上。它更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象征。退伍军人们曾经身着戎装,背井离乡,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热血,为国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驻守边疆的严寒酷暑,还是参与抢险救灾的生死一线,他们都毫不退缩,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守护着国家的安宁与人民的幸福。光荣牌便是国家与人民对他们这段奉献岁月的高度认可,是对他们为国防事业所做牺牲的深情回馈。当它悬挂在退伍军人的家门之上,过往行人投来的敬重目光,邻里之间传颂的赞扬话语,都在不断强化这份荣誉,让退伍军人及其家人时刻感受到社会的尊崇。
从政策层面来看,光荣牌的背后关联着一系列对退伍军人及其家庭的关怀举措。国家发放光荣牌,并非仅仅是赠送一块牌子,而是以此为纽带,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关爱体系。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实施办法》,将光荣牌悬挂范围扩大至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家庭以及现役军人家庭、退役军人家庭,进一步规范了光荣牌的样式、悬挂方式和管理机制。这一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光荣牌成为连接国家与退伍军人家庭的重要桥梁。现役军人退出现役或去世后,其家庭继续悬挂光荣牌,让这份荣誉得以延续;而当家庭搬迁或光荣牌损坏,还可申请更换,保障了荣誉的完整性。同时,光荣牌家庭在许多方面享受着优待政策,从优先就医、交通出行,到就业创业扶持、金融服务优惠等,这些实实在在的福利,都是光荣牌背后国家关怀的具体体现,让退伍军人及其家庭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到因光荣牌带来的便利与尊重。
在社会层面,光荣牌的存在营造出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的浓厚拥军优属氛围。它成为一种无声的号召,激励着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军旅,保家卫国。在一些地区,光荣牌家庭的事迹成为征兵宣传的生动素材,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怀揣着对军人职业的崇敬与向往,踏上军旅征程。例如广西浦北县龙门镇高明村,陈启升父子三人退役后回乡创业,家中悬挂的光荣牌时刻激励着他们,他们也通过自身努力,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还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成为当地的榜样,让光荣牌的精神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得以延续。
对退伍军人自身而言,光荣牌是他们军旅生涯的精神寄托。看到家门上的光荣牌,往昔的军旅岁月便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执行任务时的紧张刺激、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都历历在目。它提醒着退伍军人曾经的使命与担当,激励着他们即便脱下军装,回归平凡生活,也要永葆军人本色。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挑战时,光荣牌给予他们勇往直前的勇气,让他们以军人的坚韧和毅力去克服艰难险阻。正如许多退伍军人所说:“看到这块牌子,就感觉自己还是个兵,不能丢了部队里那股子精气神。”
一块小小的光荣牌,以钛金为躯,以荣誉为魂,承载着国家对退伍军人的深情厚谊,关联着社会的尊崇与关爱,凝聚着无数家庭的奉献与付出。它的贵重,早已超越了物质层面,成为退伍军人心中最珍贵的宝藏,成为全社会敬重军人、热爱国防的生动象征,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永不褪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