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罚$7000!华人存TFSA超限遭CRA重罚!

 153     |      2025-08-12 13:54:34

税务局的罚单寄到家里时,这位姓陈的网友正在厨房煮泡面。

他随手拆开信封,看到那个数字差点把筷子扔出去——七千加元!

这得煮多少包泡面才能赚回来?

他盯着那张纸反复看了三遍,确认自己没看错小数点位置。

事情要从去年说起。

陈先生准备回国发展,临走前想着把免税储蓄账户里的额度用完。

他精打细选了个利息高的定期存款,美滋滋地存了进去,盘算着就当给未来留个后路。

谁知道这步棋走得比国足踢世界杯还离谱,直接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今年年初第一张罚单来的时候,他还以为是搞错了。

两千加元的罚款让他心疼得直嘬牙花子,赶紧给税务局打电话解释。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语气平静得像在念说明书:"非税务居民往免税账户存钱,就像在足球场上越位进球,规则写得明明白白。"他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回国后税务身份已经变了,早就不具备存款资格。

更糟心的是那个定期存款取不出来。陈先生急得在屋里转圈,银行客服告诉他这是不可提前赎回的产品。他当时就懵了,这不等于把钱锁在保险箱里还被人天天罚款吗?税务局可不管这些,到年底又寄来一张五千加元的罚单,理由是超额存款一直没处理。

后来还是银行里一个老油条给他支了个招。原来这种所谓的"不可赎回"定期存款,真要较起劲来也能提前取出,就是要交点违约金。陈先生听完差点背过气去——早说啊!现在罚款都比违约金高出一大截了。他这事在华人圈里传开后,不少人都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这么多人不知道这个规定。

免税储蓄账户在加拿大已经实行十几年了,刚开始那会儿确实挺受欢迎。每年往里面存点钱,赚的利息不用交税,听起来跟白捡钱似的。可这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规矩多得能写本书,稍不留神就会踩雷。特别是对非税务居民来说,这个账户简直成了烫手山芋。

陈先生的遭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有个在银行工作多年的老哥留言说,他经手过不少类似案例,都是离开加拿大后还往账户里存钱被罚的。最夸张的一个客户,因为长期不处理超额存款,利滚利罚了将近三万加元。评论区顿时炸开锅,有人感叹这比高利贷还狠,有人庆幸自己提前把账户关了。

其实这事说复杂也不复杂。就像打麻将得先搞清楚规则,玩金融产品更得把条款读明白。免税储蓄账户对税务居民来说是福利,对非税务居民来说就是个定时炸弹。有些华人朋友总觉得税务局会网开一面,实际上人家公事公办起来比机器人还严格。

陈先生现在天天盼着那个定期存款到期,好赶紧把钱取出来止损。他算了一笔账,这次折腾下来不仅没赚到利息,反而倒贴进去不少。最让他郁闷的是,这事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现在每次路过银行,他都忍不住摇头叹气,这教训买得实在太贵了。

这事在华人社区引起不小震动。很多准备回国的朋友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财计划,有人连夜把账户里的钱转出来,有人直接销户图个清净。毕竟谁也不想重蹈陈先生的覆辙,辛辛苦苦赚的钱没增值不说,还要往税务局白送一笔。

要说加拿大这些金融产品,设计得确实挺考验人。免税储蓄账户、注册退休储蓄计划、免税储蓄账户,每个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玩得转的人能省不少税,玩不转的就像踩进沼泽地,越挣扎陷得越深。陈先生现在逢人就提醒,离开加拿大前一定要把财务问题捋清楚,不然真可能像他一样,钱没赚到反而要倒贴。

本文专心致志地去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不会涉及到任何违法违规的内容。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发生,就赶紧联系我们,一起商量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