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非不愿意依法缴纳社保,而是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
社保比例过高,企业负担太重,
而社保支出却极不透明,
企业和员工所缴纳的社保资金的用途和去向无法清楚知晓。
在欧美国家里,
美国:社会保障税合计12.4%(个人和单位各6.2%),
医疗保险税合计2.9%(个人和单位各1.45%),总计15.3%。
而在中国,
北京市城镇职工社保为企业27.6%+个人10.5%,合计约38.1%。
江苏省企业缴纳部分约26%上下,个人约10.5%,合计约36.5%上下。
深圳市号称全国最后的社保洼地,即使按非深圳户口,
医保三档来算,企业缴纳部分也要18.5%上下,
个人约8.3%,合计约26.8%上下,仍然高于上述国家。
中国社保实行了几十年的“双轨制”,直到2014年才开始进行改革,2024年才完全废止。
这就导致了目前有数以千万计退休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
工作的时候没有缴纳过一分钱社保,然而退休后其退休金和医保报销金额确比缴纳了几十年社保的普通人高得多。
这个窟窿都是要现在缴纳社保的人去填。
在这种情况下,不讨论社保缴纳比例的合理性、社保收支的透明性、社保资金决策的公开性,一味的强压着企业,
把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社会责任都扔给企业,
却在那些没有缴纳过一分钱社保的人身上任意挥霍社保资金,这是完全不合理的。
说说养老金缺口的事。
中国目前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的模式,就是我们现在交的钱,不是存给我们未来用的,是直接拿去发给现在的退休人员了。
那你想想,如果年轻人越来越少,退休的越来越多,未来谁来补这个窟窿?
很多研究说,2035年前后,养老金会出现全国性入不敷出。
听着就让人焦虑。
年轻人不是没脑子,他们能算这笔账。
社保系统不是像银行理财,能把你存的钱稳稳生出利息,而是一个不断被人口结构拖累的系统。
那在这个前提下,怎么可能让年轻人心甘情愿持续缴纳?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的根本。
交社保,从来都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信任问题”。
他们交钱,想知道钱去哪了,不是“刁民心理”,是正常的公民权利。
如果制度值得信任,我们愿意交;
如果制度遮遮掩掩,我们自然迟疑。
你不能一边说“这是为你好”,一边又不给任何解释;
不能一边说“这是全民共享”,一边又让数据孤岛、政策封闭、操作复杂;
更不能一边立法强制缴纳,一边对企业逃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国的年轻人不是没责任感,只是太清楚什么叫不透明、不确定、不回应。
年轻人不缺责任感,他们只缺一个愿意回应的制度,一个能兑现承诺的社会。
不是你在上面讲一堆“法定义务”,我们就会听话,而是你先把制度讲清楚、设计好、运行通,再来谈义务,这才有说服力。
希望有一天,不是靠劝大家交社保,而是制度本身就让人觉得安心、愿意投入。
那时候,不管收入多少,大家都会主动把它当成自己的基本保障,而不是负担。
这才是一个成熟社会该有的样子。
不是靠强制、不是靠忽悠,而是靠信任,让每一个人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