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与美国达成新贸易协议:欧盟输美商品关税从30%降至15%。
她称之为“市场稳定的胜利”,但德国机械巨头和法国酒商们却笑不出来。
因为这份协议绑着两条铁链——6000亿美元美国军购订单和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合同。
特朗普的“让步”实为精妙算计。
他先放风要对欧盟汽车征收50%关税,再“勉强”降到15%,让欧盟误以为赚了便宜。
可附加条款暴露真相:欧盟必须购买F-35战机和“爱国者”防空系统,让美军通过技术后门控制欧洲防务体系。
能源枷锁更致命,美国液化天然气价格比俄气贵30%,欧盟企业成本飙升25%,产业链加速外逃。冯德莱恩的豪赌换来中国三记重拳。
7月1日,中国对欧盟不锈钢加征43%关税,直接打击德国蒂森克虏伯的核心业务。
三天后,法国干邑遭遇灭顶之灾:轩尼诗关税飙至34.9%,人头马、马爹利分别被课税34.3%和27.7%。
7月6日,欧盟医疗器械被中国对等限购,柏林医院的中国核磁共振仪照常运转,慕尼黑的“纯欧替代设备”却因缺中国传感器停工半年。
欧盟的背刺早有预兆。
2025年5月,它拒绝中国电动车价格承诺方案,强令车企在欧设最低售价并限制供应链投资。
6月20日,欧盟突然将中国医疗器械踢出招标市场,此时距王毅外长访欧结束仅72小时。
更荒谬的是,冯德莱恩一边收下中国稀土绿色通道的厚礼,一边在G7峰会上举着钕铁硼磁铁向特朗普邀功。
内部分裂让欧盟沦为国际笑柄。
法国为保雷诺汽车强推对华关税,结果白兰地反制让其痛失70%出口市场。
德国担忧丢失200亿欧元中国市场,宝马绕开政府禁令加速在华建厂。
匈牙利等14国公开抵制对华5G限令,西欧却沉迷“价值观同盟”幻梦。
产业现实给欧盟泼上冰水。
欧洲电动车30%零部件依赖中国,强推脱钩导致本土生产成本激增25%。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吸走欧洲投资,德国机械对华出口一季度暴跌18%。
法国白兰地库存堆积如山,足够全欧洲畅饮三年。
军事主权崩塌更触目惊心。
法德西联合研发的六代战机因内讧停滞,而欧盟却用6000亿美元买美国军备。
美军通过装备系统植入技术控制链,欧洲防务彻底沦为“提线木偶”。
当柏林用中国传感器维持医院运转,布鲁塞尔的精英们还在为“战略自主”高谈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