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汽摩配展聚焦全球采购,海运优势助推制造升级引爆经济新动能
当22565名买家从全国22省和42个国家纷纷赶到温州国际会展中心,3.2亿现场成交加上8.5亿意向订单的数字背后,透出的是温州制造的强劲活力和对外开放的广阔格局。2025第五届中国(温州)国际汽摩配博览会不仅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次盛会,更像是一面多棱镜,映射出温州从制造转型、海运优势到产业升级的多点发力。
这一届展会规模达到4万平方米,1800个展位几乎全被1500家优质企业占满,涵盖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智能驾驶等热门领域。背后的温州模式讲的是“展会+产业”的深度结合,线上900万次曝光使得品牌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本地,而是向全球辐射。展会产生的成交额只是表面,更多的价值在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与协同。
配合多场论坛,像“2025中国温州汽配出海与全球化发展峰会”,为企业间技术交流和战略合作搭建起平台,这次展会不仅吸引了如Amazon、SHEIN和eBay的国际电商,更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有效拦截商机。这种“展览引流、论坛赋能、电商扩展”的模式,激发了温州本土制造业的新活力,同时也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入,正在成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转型的发动机。
温州的海运优势在这届博览会上再度显现。42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齐聚,巴基斯坦买家Abid Mumtaz找到了心仪供应商,体现了温州利用海运枢纽助力国际贸易的成果。作为国家一类口岸,温州港通达东南亚、中东、欧洲多条航线,确保了温州货物快速出海。汽摩配产品出口一直领跑全国,这届展会更强化了产业链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联接。
国际买家现场锁定供应商,订单落实后利用便利的海运网络,将产品顺利运往全球市场。如此“展会对接—订单成交—海运配送”的全链条运作,让温州制造的响应速度和精准度大大提升,给产业全球化增添了强实的底气。海港产业展会三者联动的模式在行业中已经形成标杆,让温州制造的全球竞争实力更令人期待。
这场展会还为温州制造的技术升级提供了舞台。浙江松田和戈尔德推出的四驱执行器和减震器新品,证明本地企业在创新上没闲着;瑞立集团连续五届参展业绩亮眼,也说明品牌打造正在慢慢走向高峰。这些从传统汽配向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零部件的转型,正同步反映出温州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环保化升级的真实场景。
和全球采购商直接交流,温州厂商能及时捕捉产业风向,逼着自己在研发和管理上持续改进。由“靠展会带动生产,再通过生产促进城市发展”的循环,让温州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强化,城市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也越来越稳。大家知道做生意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这个持续升级的能力。
这届温州国际汽摩配博览会的落幕,并不像句号,更像是温州与全球市场的一个约定。绿色、智能、开放,温州正以展会为桥梁,把城市的制造实力和海运优势融合起来,助推经济迈上新台阶。备受期待的2026展会,势必将延续今年的势头,让更多“温州制造”的精品走向世界舞台,助力这座老牌商港在全球竞争中焕发新活力。
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