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谈过军改,那么军改后在作战层面,我军已经由原来的"军师团营"四级编制改成 "军旅营"三级编制,发生了哪些变化?主要是师和团的变化,出现了合成旅和合成营的编制。那么合成旅和合成营是怎么回事?一言以蔽之,其实所谓的合成,也就是跨军种整合的意思。合成营,是指有多个兵种所组成的营级作战单位,中国的合成营中包含有坦克、步兵、炮兵、工兵分队,几乎囊括了陆军的所有基础兵种,在营一级上就解决了步坦协同、步炮协同、破障开路等问题。
另外,比较重要的是,我军合成营还加强了与陆航、空军、特战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的联系。通过卫星终端、数字化移动网络设备的装备,合成营可以及时呼叫陆航武装直升机、空军战斗轰炸机对敌发动空袭,电子对抗部队对敌方地域实施通讯干扰压制。而合成营本身的侦察分队也装备了无人机等先进侦察设备。可以说,合成营在侦察能力、数字化通讯能力及呼叫空地支援方面,首次出现了与美军同等水平配置。在远程火炮、火箭炮、远程战术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空地火力等远程打击手段日渐丰富的今天,地面作战部队更多的将是充当"地面上的眼睛",通过呼叫火力打击来消灭敌军。小规模的合成化地面部队将更适合未来战争,我军合成营很好地迎合了这一趋势。
合成营在其它国家军队,对步兵和坦克分队进行了简单合成。因此,从演化速度来看,我军仅次于美军的合成营,各位可能要问,美国的陆军合成营什么时候组建的?答案是美国26年前就组建合成营,并在不同地区作战。
我们接着来看看,合成营的编制是什么样的?
部队通常是以“连一级”为基本作战单位,比如:步兵连,坦克连等,军事作战通常包括:步兵,炮兵,工兵,后勤补给等。每个步兵营直接下辖1-2个坦克连,坦克营则直接下辖1-2个步兵连,形成全新的合成步兵营和合成装甲营,再以此为基础加强其它技术兵种分队。
合成营的基本框架:步兵连,坦克连,炮兵连,支援连、保障连,其中炮兵连,支援连、保障连基本保持不变,装甲步兵连与坦克连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排。根据作战地形,可能会把坦克连换成武装直升机中队。
合成营的基本作战单位自然包括:步兵,坦克,炮兵。根据目前媒体公开报道的合成机步营的五营编制:3个步兵连,1个坦克连,1个炮兵连,2014年上和军演公开露面的合成营装备包括:合成营2辆指挥车,10辆99A坦克,30辆04A履带步兵战车,6辆120自走迫榴炮。同时上级配属加强了6辆122自行榴,6辆35mm高炮,3辆04a车体的侦查型,4辆工程车。
合成营为何是副团级,一个合成营大概有多少人?
目前比较常见编制为:3个步兵连,2个坦克连,炮兵连,支援连、保障连,也就是合成营有8个连级编制,相比传统营3连制,这属于加强营性质,合成营差不多有1000多人。
合成营会根据作战任务不同,进行不同的编制,也就模块化,编什么看任务。炮兵连,支援连、保障连保证不动,装甲步兵连,坦克连,直升机中队进行混编。如果战斗连队配置是五个坦克连,每个坦克连30多人,合成营人数也就300不到,如果战斗连队配置5个步兵连,每个步兵连120人,合成营人数800左右。合成营人数应该300人至800人之间。
合成营指挥系统和领导
合成营指挥系统包括:营长,副营长,参谋长,4个作战参谋,士官长共计8人,合成营参谋长都是以前团一级或者师一级参谋下放担任。合成营作为能够单独作战的战斗单位,自然也要配置战地后勤连队与摸索侦查连队,也就是营一级要有独立的侦察与后勤补能力。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对于指挥系统和指挥人员的要求大大提高,也有军事专家指出,目前大量从师指挥部参谋(中校)下放到合成营做副营长和参谋长的领导能力不足,指挥起整个系统非常吃力的情况。那么合成营的领导还需要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指挥能力不足,以往我军步兵营、坦克营的营部只有营长、教导员、副营长,军医,文书,通信员等寥寥几人,没有作战参谋。这在指挥单一兵种作战时问题不大,但合成营一下变成10多个兵种联合作战,指挥人员仅3人就显得远远不足了。而美军的新型斯瑞克旅,就是合成程度仍很较低的步兵营也拥有10多名参谋军官,整个步兵营不到700人,但从事指挥、通讯和信息整合的官兵就有近100人。
也有文章称“目前中国陆军1个合成营的作战能力已超过传统的团级单位”“成为一支以新型装备为主的陆地精锐”。因此,合成营属于副团级,设置了营司令部,部队军事主官除了营长,副营长,还增设了营参谋长。合成营的营长为中校军衔,副营长为少校军衔,营参谋长为少校军衔。
合成旅漫谈
通常一个集团军下辖12个合成旅,每个合成旅下辖若干合成营 炮营 防空营和其他特种连队。这里说的合成营,我以重型合成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