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赤峰境内的国共战争(1946——1949)(一)

 200     |      2025-08-19 12:10:13

1946年5月的那天夜里,赤峰郊外的古山村静得出奇。

热河独立一旅的战士老李蹲在战壕里,嘴里咬着半截草根,双手不停地在枪栓上来回摩挲。

"他娘的,这仗怎么打成?"他扭头问身边的班长,"不是说好三个月就能打完吗?"班长没吭声,只是死死盯着远处国民党军的营地,那里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火。

这帮国民党兵也是够猛的,从锦州一路追到赤峰,愣是没歇过脚。第十三军五六二团的团长易惠是个狠角色,带着全团在古山一驻扎就不走了,摆明了要吃定这块地方。他们占着平庄的县政府大院,把赤锦铁路这条命脉掐得死死的。热辽纵队的指挥官们一看这架势,心里清楚得很——要是再不把他们撵走,整个热河根据地都得交代在这儿。

5月13日凌晨1点,枪声突然划破夜空。独立一旅的突击队像出笼的猛虎,嗷嗷叫着冲向鸡冠山。国民党兵还没反应过来,前沿阵地就被端了。天亮前,平庄的两个连被包了饺子,被困在县政府大院里。"龟儿子们,有种出来干啊!"独立旅的战士们扯着嗓子叫阵,院墙里的国民党兵愣是没敢露头。

这仗打得太急,七十团冲到古山车站才发现人手不够用。旅长气得直跺脚:"他奶奶的,老子要的不是火车站,是要他们的命!"天刚蒙蒙亮,部队只能往回撤。第二天晚上再来,还是差那么一口气。打到18号那天,指挥员们终于想明白了——这样零敲碎打不行,得使狠招。

天黑后,国民党两个连的兵出来接应,正好撞在独立旅的枪口上。"弟兄们,上刺刀!"随着一声令下,冲锋号响彻夜空。这一仗打得太过瘾了,西北角的围墙被炸开个大窟窿,战士们红着眼睛往里冲。国民党团长易惠一看形势不对,带着残部撒丫子就跑,连军旗都不要了。这一仗下来,国民党折了1100多号人,独立旅也伤亡了600多,副旅长辛世修被抬下来的时候,满身是血还嚷嚷着要继续打。

转眼到了9月,热河的局势更紧张了。国民党九十三军占了乃林,这帮家伙仗着美式装备耀武扬威,完全没把根据地放在眼里。独立一旅接到命令,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11号那天夜里,四十七团悄悄摸进村子,逮住了国民党一个排。"排长同志,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战士小王端着枪,学着电影里的台词喊话。谁知这帮国民党兵比泥鳅还滑溜,躲在大院里死活不出来。

第二天增援部队赶到,指挥部决定来个狠的。半夜十一点,几十门迫击炮一起开火,炸得国民党军晕头转向。四十七团趁乱冲进去,一口气俘虏了百十号人。可惜火力还是不够猛,两个大院的守军像王八壳似的死活啃不动。天快亮时,宁城的援军到了,被困的国民党兵趁机溜之大吉。这仗虽然没打成歼灭战,但也让九十三军记住了热河八路的厉害。

这些发生在大山深处的战斗,在当时全国的战局中或许不值一提。但对亲身经历的老兵们来说,每一个牺牲的战友,每一滴洒在赤峰土地上的鲜血,都值得永远铭记。时至今日,当地老百姓还能在田里挖出锈迹斑斑的弹壳,老人们说起当年的故事,眼睛里依然闪着光。"那会儿啊,咱八路的兵可真是拿命在拼。"村里八十多岁的赵大爷抽着旱烟说,"国民党那美式军装看着威风,真干起来还不如咱们的土八路能打。"

本文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低级趣味或者违反规定的内容存在。要是发生了侵权的事情,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