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届男篮亚洲杯1/4决赛附加赛,大多数人一眼望去——好家伙,几乎成了“悬疑剧现场”。
谁能想到黎巴嫩男篮、韩国男篮、日本男篮、中国男篮这几家,竟然能在赛场上演活生生的黑白反转现场。
你要问这场比赛最让人满脸“黑人问号”的地方在哪?
说实话,不止一个。
而有趣的是,这一切的牵连纠葛,最后竟然成全了中国队,这波“利好”来的,比“及时雨”还贴心。
这不禁让人怀疑:难不成亚洲杯赛场,也流行起了“剧本杀”?
先说回那场最抓人眼球的对决——黎巴嫩男篮97-73大胜日本男篮,捞到了最后一个八强席位。
这剧本怎么看都不在大多数球迷的预期之内。
要知道,日本队可不是什么路人甲,毕竟人家好歹也有段冠军“过去式”加持。
更扎心的是,号称昔日亚洲杯冠军的日本队,竟然被黎巴嫩压着打——首节黎巴嫩就丢了个14-3的小高潮,转身就甩日本队一个7分的领先优势。
你以为第二节日本队反扑能扳回点颜面?
还真就是小高潮里翻不起大浪,三记外线三分一顿骚操作,结果黎巴嫩队人家快攻连环刷,分差扯着就拉开到了12分。
半场一看,日本队明显不是对手,里里外外都被黎巴嫩拿捏得服服帖帖,真有点那种“怎么打都外包”的无力感。
第三节日本队喘口气,最后两三分钟攻势顶住了差点奔溃的小宇宙,好歹把分差从26缩到17,看起来还算体面。
谁知道最后一节黎巴嫩直接锁死日本,干脆不让人家拿分——不到10分。
最终比分97-73,黎巴嫩队干净利落把日本丢出八强,自己骄傲得不可一世地等着对阵新西兰队。
再扒拉一下数据,日本队就仨人得分上双,吉井裕鹰16分5板3助、霍金森15分9板4助、雅各布-晶10分2板。
对比黎巴嫩队,五人得分上双,团队火力全开。
数据方面更是满屏都是赤裸裸的碾压——篮板39比26,助攻28比19,抢断14次比5,盖帽4比3,失误人家还更少。
投篮命中率更夸张,56.16%比41.67%,日本队真有点火力熄火的味道。
瞧着都“明明白白”了吧,日本队被黎巴嫩全面吊打。
本场黎巴嫩打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团队配合28记助攻,看起来就像开了全地图外挂,压着日本疯狂输出,末节对手直接崩盘。
前一秒大家都把日本列为争冠热门,下一秒就暴露本体,FIBA官网之前还把日本排在实力榜第二名呢,结果直接被现实打脸,这脸啪啪作响。
要说这场比赛算啥,认真复盘上一场黎巴嫩对阵韩国,这里面更有猫腻。
球迷细心点就能发现,短短两天,黎巴嫩队怎么就像变了支队伍?
啥时候亚洲杯也玩起“变脸魔术”了?
这一对比,黎巴嫩前一场86-97输给韩国队——你以为黎巴嫩菜?
数据一览,黎巴嫩篮板是占优,但助攻、抢断、盖帽、人家韩国全面碾压,连三分球命中都给按在地上踩。
黎巴嫩三分43.75%,韩国高达57.89%,这火力速度差一个次元。
而且,全队明显“散步”,主力打了个寂寞,劳森不到20分钟,下半场随便放水的样子,感觉就写在脸上。
到底是真菜,还是假装低能?
国内不少球迷就坐不住了,觉得黎巴嫩明摆着“故意放水”,说白了就是想避开中国男篮。
你说巧不巧,输韩国碰上新西兰,贏了日本安心进八强,但避开了中国。
甚至有那么点“处心积虑拧巴绕”的味道。
有网友调侃:“这黎巴嫩输韩国简直像在‘演戏’,关键时刻球星提前下班,关键防守成了形同虚设,压根儿不像拼命争胜的态度。”
似乎黎巴嫩这波操作,理智上也是有点讲道理。
和韩国“划划水”,顺带给自己找个新西兰的对手,怎么想都比撞上中国队来得稳妥。
按上一届亚洲杯画风,中国队就是在八强死磕黎巴嫩队,结果被干翻出局。
这回怎么着也得先自保。
其实放眼望去,这波赛程临场发挥也让很多队措手不及。
FIBA官网在实力榜把日本放进“铁杆冠亚军候选人”,八强名单走出来,这预测妥妥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有网友感慨,这波FIBA“幻觉排行榜”怕不是喝多了咖啡。
赛场本来就充满未知数,更别提像这样的“微操级”博弈。
别看一场比赛有多少明争暗斗,背后教练组的“心机”都够写成一部长篇小说。
对黎巴嫩而言,小组赛战略调配几乎决定能不能活到季后赛硬碰硬的那几场。
这次他们选了“降难度赛道”,让中国和韩国去掰手腕,自己再谋一份生路。
说实话,这种临场策略并不少见。
有人说体育场馆里没剧本,那一定没见过这种暗潮涌动的分组博弈。
黎巴嫩主力上一场轮休,末节防守拉胯,球迷谁看不出来这是“演技溢出”?
当然,日本这边也不是没努力。
从进攻端来看,小外线接连砍分,但团队火力支撑不起来。
助攻分配、篮板保护、整体防守拉胯,数据说话,毫无还手之力。
有时候也不得不感慨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整体水平抗衡,战术再多也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
反过来看对中国队来说,这波结果其实有点像躺赢的节奏。
八进四对上韩国,起码比硬碰黎巴嫩“省了半条命”。
试想,倘若八强对手换作黎巴嫩,中国队这次还真悬。
上回亚洲杯,被黎巴嫩爆冷拦截,那滋味球迷还历历在目呢。
这会儿避开强敌,赛程之家,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有人说,比赛的戏剧性源于“不确定”。
但这届亚洲杯,戏有点多,剧情太有技术含量。
有些人看过世界杯台前的硝烟四起,却没读懂亚洲杯里的“冷静部署”。
哪怕你信仰“力压群雄”,终归还是得承认,赛场风云多变,偶尔一波“心理博弈”,可能比谁得分多还重要。
怕就怕有人一腔热血,没看懂门道,只当自己眼花。
其实事后回想,这样的比赛结果也不稀奇。
谁不想多走一步?
谁又愿意成为他人晋级路上的“背景板”?
对于中国队来说,这次避开黎巴嫩,无疑是拨云见日,说是天助自不为过。
可也别高兴太早,毕竟,韩国还是“不按剧本出牌”,一旦掉以轻心,随时都可能当场翻车。
说到底,篮球就是这样,表面比分一目了然,背后腥风血雨。
有时一场失利,不是因为差得离谱,只是一次精心包裹过的“战略收缩”。
有时“强队”翻车,不是天赋不够,是对手压根筹谋良久。
亚洲篮球的未来走向怎样,谁也预测不了。
但只要比赛还在继续,赛场上的一切,谁能保证全是真的“真刀真枪”?
更不用说,这种比赛,既比实力更拼头脑。
球迷的热情永远滚烫,场上的演员永远精明。
现在你怎么看这波亚洲杯悬疑大戏?
你更期待中国能闯进四强,还是想看爆冷继续上演?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先码住,等着下一场再来一波神转折!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