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派遣核潜艇后,俄方获重大支援,三天后克宫回应令人震惊

 108     |      2025-08-17 18:49:24

没人能料到,特朗普和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上互相炮轰,结果竟真的把核潜艇“逼”出来了。8月1日,特朗普高调宣布会派两艘核潜艇到俄罗斯周边,这消息一出,全世界都觉得挺吃惊。上一次美俄两国核武对峙得那么紧张,还得追溯到六十多年前的古巴导弹危机。

就在大家都以为俄罗斯会大动干戈的时候,克里姆林宫在72小时后却表现得格外淡定:“我们不觉得局势会升级。”更令人惊讶的是,佩斯科夫随口提一句:“美国潜艇一直都在那儿常驻。”

就在这个微妙时刻,中俄海军在远东海域联手操练,解放军的战舰破浪而出,给这场紧张的博弈增添了不少变数。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游戏”玩得不太顺,出了一点意外。

这次危机的源头在特朗普特别喜欢的社交媒体上。7月28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上大发雷霆,直言特朗普对俄罗斯搞的“最后通牒游戏”其实是在向战争靠近。他还提醒大家:“别忘了,莫斯科掌握着苏联时期的‘死亡之手’系统。”

这套能在国家领导人灭亡后自动启动核反击的末日设备,犹如一盆冷水泼在炙热的华盛顿,让特朗普怎么会受得了?7月31日,他立马反击,批评梅德韦杰夫“毫无用处且自以为是”,还提醒他“多注意几句”。

可是,键盘上的争执很快演变成了实际的军事行动。8月1日,特朗普突然在“真实社交”平台上发声,说已经命令两艘核潜艇去“合适的区域”。至于潜艇是不是携带核武器,甚至具体在哪儿,他都没说清楚。不过,《纽约时报》透露,这些美潜艇可能逼近了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母港——摩尔曼斯克,距离大约300海里左右的巴伦支海。

俄议员伊夫列夫第二天淡然地说:“这算不上什么新威胁,我们的导弹已经提前瞄准它们的基地了。”不过,专家们却有点坐不住,五角大楼以前的高层官员法卡斯提醒说,这种做法像是冷战时期的核边缘战略,“就算是在虚张声势,也可能引发意外的冲突。”

从7月中旬设定50天的和谈期限,到7月29日又缩短到10天,像是在打场危险的倒计时游戏。更糟糕的是,经济手段已经失去作用,印度外交部在8月4日透露,美国之前还鼓励他们购买俄油来稳定市场,现在却要对这些油品征收100%的关税。同时,中俄天然气管道的输气量突破了200亿立方米,把“能源武器”变成了一把双刃剑,而核潜艇则变成了特朗普手中剩下的最后筹码。

中俄联合军演在远东地区展现实力,像一把锋利的剑似的,让人一看就知道双方的军事合作力度不容小觑。

当美国核潜艇的阴影笼罩北极圈时,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基地迎来一批战舰。8月1日,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在这里拉开帷幕,绍兴舰、乌鲁木齐舰等中方精锐舰艇与俄方反潜舰会合,一起向日本海挺进。

挺耐人寻味的,这次演习的主题首次点得特别清楚:“联合应对西太的安全威胁”。这就直戳美军在菲律宾布置“堤丰”中导,以及把亚太地区放在火线上的动作。

这次演习传达的实战信号特别明显,联合反潜的课目到底针对谁?美军核潜艇刚在堪察加半岛附近“失联”的传闻引发不少猜测,防空反导的演练都指向哪里?美军在日韩部署的“萨德”系统雷达一直在盯着中俄的核心区域。

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关键在于中俄共用雷达数据,这实际上意味着彼此之间在核心军事机密上已经开始开放。“要实现这一点,根本离不开高度的战略互信。”更让日本防卫省担心的是,演习结束后,中俄舰队将直接前往太平洋巡航,这也是六年来第六次共同巡航,频繁的常态化行动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威慑力量。

我们派出的兵力安排可是暗藏玄机呢,东部战区海军主要应对台海方向,而北部战区则盯紧朝鲜半岛,这次混编出击,旨在展示全面作战的实力。同时,综合救援船西湖舰的亮相,也让人猜测这次演习可能还暗含着战时救援的模拟演练。

俄军事专家丹德金直言不讳:“我们不会单靠嘴炮回应美国,战斗巡逻的命令随时就会发出。”当中俄舰艇在鄂霍次克海进行联合反潜演练时,旁边正是俄军战略核潜艇的堡垒区,维柳钦斯克基地刚刚经历了8.8级地震,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安危牵动着全球的神经。这次演习,显然是给风云变幻的俄罗斯吃了颗定心丸。

普京的“温和派”底牌

特朗普拿出核潜艇牌子,整整玩了72小时后,世界都屏住呼吸盼着俄罗斯怎么应对。8月4日,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面对记者一开口,竟然说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话:“核战争没有赢家,现在的局势也不算升级。”

他甚至给美国找了个台阶,说美国潜艇本身就是“常态化部署”的,得知道,就在前几天,俄国家杜马还在骂这是“挑衅”。这种反常的冷静,一下子就暴露出普京的真实战略底细。

普京的克制可不是软弱的表现,俄乌前线的消息传来,俄军正在集中火力攻占顿涅茨克州的重要据点,而真正牵动他们心弦的,还是乌东四州的控制权。就算普里戈任生前敢嚣张地喊出“轰炸波兰”,也是普京压下了冲动,到了现在面对特朗普的核威慑,他更不会让乌克兰的战场上多出那么些变数。

佩斯科夫特别强调:“外交策略由普京总统操盘。”这话听着像是官方说辞,但实际上是在暗示,梅德韦杰夫的核威胁可不能代表最终决策,俄安全会议副主席表现出“鹰派”姿态,反倒为普京留下了调和的余地。

普京的老到反映出特朗普的莽撞,特朗普为了“面子”拼命塑造强硬人设,核潜艇的部署信息原本是绝对机密,却偏偏主动放出来,而且在8月3日还对媒体炫耀潜艇“已经在那一带”,这下被批说成把战略威慑当成了搞真人秀。

反看普京,8月1日只是借发言人之口表达“对美失望,因期待太高”,既留点余地,又显出格局,更重要的是经济的韧性。面对特朗普扬言对俄油买家课以100%的关税,俄气公司数据表明中印的进口量没怎么减少,俄财政依然稳如泰山。就在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焦急地刷屏的时候,普京的策略早已越过眼前的战火。

尾声

这激荡人心的72小时里,特朗普的核潜艇像一把高高扬起的锤子,结果却撞在中俄联演共同锻造的铁砧上。梅德韦杰夫发出的末日警告让世界为之一震,而普京的团队则轻描淡写地回应一句“不想冲突”,巧妙地化解了紧张局势。

当古特雷斯不断重复那句“核战打不得也打不赢”的老调调时,堪察加半岛的渔民们正忙着修补被海啸冲毁的房屋,没有人在意这里到底是否曾发生过核爆炸。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普通人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8月8日快到了,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日”到底莫斯科愿不愿意应对,佩斯科夫那句“核战争中没有赢家”都得被记进历史了。六十三年过去,从赫鲁晓夫到普京,再到肯尼迪和特朗普,人类一直在这个核阴影下不断重演那危险的游戏,唯一不同的是,这次至少有人还保持了清醒。

#盛夏健康养生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