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蓉城冲冠已掉队一个身位,与国安申花相比差距何在?

 102     |      2025-07-05 06:31:41

成都蓉城冲冠已掉队一个身位,与国安申花相比差距何在?

说起这赛季的中超争冠形势,真是让人看得着急。成都蓉城最终获得第三名,18胜5平7负的战绩创造了队史中超最佳排名,可跟前面的队伍比起来,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

主力阵容其实不怵任何强队

蓉城的主力班底真不是吹的,面对强敌时从来不虚。回看这个赛季,跟国安踢平了,申花和海港都拿下了,连山东泰山也没在他们身上占到便宜。这样的战绩足以说明,成都蓉城的首发十一人完全具备与顶级球队掰手腕的实力。

从技术层面来说,各个位置上的球员在中超都算得上一流水准。门将位置稳如泰山,后防线硬朗扎实,中场创造力和控制力兼备,前场更是有费利佩这样的南美外援坐镇。单论主力阵容的配置,蓉城跟申花、国安相比真的不差什么。

却在中游球队身上频频失分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强队能打平能赢,怎么碰到中游球队反而容易掉链子呢?主场被云南玉昆和青岛西海岸逼平,客场面对武汉三镇也没能全取三分,这些看似不该丢的分数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最终让蓉城与前两名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上轮联赛,成都蓉城客场1比1战平青岛西海岸,锁定中超第三名,虽然结果不错,但这种平局多少暴露了球队的一些问题。面对实力相对较弱的对手时,成都蓉城往往无法像对付强队那样集中精神,结果就是该拿三分的比赛只拿到一分。

板凳深度成了致命短板

说到底,还是阵容厚度的问题。蓉城现在就是一套主力班底在撑着,替补席上的球员跟首发的实力差距确实有点大。一旦有主力球员受伤停赛,徐正源在排兵布阵时就会捉襟见肘,选择余地很有限。

更要命的是,比赛中如果遇到不顺的情况,想通过换人来扭转局面基本上很难实现。替补球员上场后,整体实力会明显下降,这就导致球队在关键时刻缺乏应变能力,后劲明显不足。

对比国安申花差了半套主力

成都蓉城通过其官方社交媒体宣布引进包括刘殿座、廖力生、韩鹏飞、元敏诚、伊萨卡隆等8名内援、外援在内的新球员,今年球队要多线作战,比赛任务增加,对轮换人员的储备、对球员的个人能力要求都更高。

再看看国安和申花,人家替补席上坐着的都是什么人?现役国脚一抓一大把,甚至还有主力国脚级别的球员在等机会。张玉宁这样的本土第一中锋,实力完全不输外援,但在国安经常坐替补席,这就是人家的底气所在。

申花也是一样,替补席上的球员放到别的队伍基本都能踢上主力。这种阵容厚度让他们无论是首发还是轮换,实力都不会有太大的落差。换句话说,国安申花除了主力十一人,至少还能再凑出半套主力阵容来,这就是他们能够在多线作战中保持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预算限制让引援变得谨慎

徐正源对现在成都蓉城外援的配置比较满意,随着8名新援的到来,成都蓉城之前也宣布了刘涛、耿晓峰、杨一鸣、帕拉西奥斯等8名球员离队。虽然冬窗有所动作,但受限于预算,蓉城在引援方面还是比较保守的。

俱乐部也面临两难选择:是花大价钱补强阵容冲击更高的排名,还是稳扎稳打为长远发展考虑?如果把未来几年的钱都提前花了,对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肯定会有影响。这种财务上的顾虑,让蓉城在转会市场上难以像其他豪门那样大手笔投入。

三线作战考验更加严峻

成都蓉城成为四川足球历史上第一支进军亚洲赛场的球队,保底能够获得下赛季亚冠二级联赛的参赛资格,本赛季不仅要参加中超联赛、足协杯赛,还将首次参加亚冠联赛精英赛附加赛的比赛。

新赛季蓉城要面临三线作战的考验,这对阵容深度的要求更高了。中超、足协杯加上亚冠,密集的赛程会让每一个位置上的球员都承受巨大压力。如果还是现在这套人马配置,想要在三条战线上都有所作为,难度可想而知。

现在看来,成都蓉城与国安申花的差距主要就体现在阵容厚度上。主力层面大家实力相当,但替补席的实力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半套主力阵容的差距,直接影响了球队在联赛中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2025赛季中超联赛将于2月22日正式打响,成都蓉城首轮将主场迎战曾经的中超联赛冠军武汉三镇。新赛季即将开始,蓉城能否通过新援的加盟缩小与顶级强队的差距,让我们拭目以待。毕竟足球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下个赛季就是蓉城真正爆发的时候。